草体的拼音、解释、组词

草体的简介:

cǎo tǐ
1.草书。 2.指拼音文字的手写体。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一种书法字体。参见「草书」条。

关于您提到的“草体”,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能指的是不同的概念。最常见的含义是指一种书写或书写的风格,特别是指快速书写时形成的潦草字体,如草书在中国书法中的应用。这里提供一个更为通用的解释:

草体的详细解释

  1. 定义:草体是一种笔画连贯、结构简化、书写速度较快的文字形式。
  2. 起源与发展:在汉字中,草书是形成最早的一种字体之一,它脱胎于楷书,并逐渐发展出各种风格。除了汉字外,草体的概念还广泛应用于其他文字系统,如西文字母的草写体等。
  3. 特点
  4. 笔画连贯:笔顺和结构简化,使得书写过程更加流畅快速。
  5. 识别度:在某些情况下,草书可能较难被非专业读者辨认。
  6. 应用领域
  7. 文学创作中,草体常用于手稿的撰写或文学作品中的特殊风格呈现。
  8. 艺术设计与装饰用途。

5个造句

  1. 小明在练习书法时尝试着临摹王羲之的草书,希望能掌握其精髓。
  2. 这本古籍的文本是用行云流水般的草体书写而成的,给阅读者带来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3. 老李虽然已年过七旬,但依然能一笔一划写得一手漂亮的草体字,令人敬佩不已。
  4. 会议记录时,小王选择使用草体快速记下重要信息,以便之后整理成正式文件。
  5. 在现代设计中,设计师常将草体应用于标志或海报的设计中以增加创意感。

分词解释

cǎo

1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野~。茅~。水~。花~。~鞋。~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原。~坪。~行露宿。~菅人命。2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料。柴~。稻~。3 粗糙,不细致:~率(shuài )。~鄙(粗野朴陋)。~具(粗劣的食物)。4 汉字的一种书体:~书。~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体(❶指汉字草书;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5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拟。~诏(为皇帝草拟诏书)。6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野。~莽。~寇。~贼。7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鸡。

tǐ,tī

1 人、动物的全身: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体格和精力)。~育。~无完肤。2 身体的一部分:四~。五~投地。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主~。群~。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液~。~积。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文章的体裁,如“骚~”、“骈~”、“旧~诗”)。字~。6 事物的格局、规矩:~系。~制。7 亲身经验、领悟:~知(亲自查知)。~味。身~力行(xíng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谅。~贴。~恤。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