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三缣的拼音、解释、组词
一字三缣的简介:
yī zì sān jiān
1.《新唐书.皇甫湜传》载,裴度修福先寺,将立碑。皇甫湜即请斗酒,饮酣,援笔立就。度赠以车马﹑缯彩甚厚。湜大怒曰:"自吾为《顾况集序》,未常许人。今碑字三千,字三缣,何遇我薄邪?"度笑,酬以绢九千疋。后因以"一字三缣"谓文酬极高。
1.《新唐书.皇甫湜传》载,裴度修福先寺,将立碑。皇甫湜即请斗酒,饮酣,援笔立就。度赠以车马﹑缯彩甚厚。湜大怒曰:"自吾为《顾况集序》,未常许人。今碑字三千,字三缣,何遇我薄邪?"度笑,酬以绢九千疋。后因以"一字三缣"谓文酬极高。
- AI解释
《一字三缣》这一说法虽然并非一个正式的成语或词汇,但它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文字之重、学问价值之高的深刻理解。在古文中,“字”指的是汉字;“缣”,是古代的一种丝织品,多用于书写和绘制,其价值较高。因此,“一字三缣”的意思可以解释为:一个汉字的价值相当于三条细绢(这里用以象征较为珍贵的物品),强调了每个汉字乃至每一个文字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及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造句
- 古人云:“一字三缣”,故而学字、读书不可马虎,一字一句皆需认真。
- 尽管现代印刷技术发达,但古人“一字三缣”的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铭记。
- 虽然现在电子阅读已经很普及了,但我们不应忘记古人对每一个汉字的严谨态度——“一字三缣”。
- 书法艺术中,“一字三缣”的理念强调每一笔一划都要精细入微,体现了书法作品的艺术价值。
- “一字三缣”,这不仅是对文字价值的认可,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这些造句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情景来阐述“一字三缣”这一说法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在现实生活中,“一字三缣”的精神可以体现在对待学习、工作或任何事情上,强调精益求精的态度以及每一步努力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一
yī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字
zì
1 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文~。汉~。~符。~母。~典。~句。~里行(háng )间。~斟句酌。2 文字的不同形式,书法的派别:草~。篆~。颜~。柳~。欧~。赵~。3 书法的作品:~画。~幅。4 字的音:~正腔圆。5 人的别名,亦称“表~”,现多称“号”;商店的名称,亦称“~号”。6 合同,契约:~据。7 旧时称女子出嫁:待~闺中。8 生子,乳,爱:~乳(生育)。~孕(怀孕)。
三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