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弊舌存的拼音、解释、组词
齿弊舌存的简介:
chǐ bì shé cún
指刚者易折,柔者难毁。
指刚者易折,柔者难毁。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比喻刚者易亡,而柔者常存,以柔为贵。参见「齿亡舌存」条。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素暴悍者,欲其观古人之小心黜己,齿弊舌存,含垢藏疾,尊贤容众。」
实际上,“齿弊舌存”这个词语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可能您想表达的是“齿冷舌存”,不过“齿冷舌存”并非正式用语。不过,“齿亡舌存”的典故确实存在,并且在一些古代文献中有所记载。
典故解释
“齿亡舌存”的意思是比喻身体受到严重损伤或失去重要部分,但精神、意志等内在品质却仍然坚强不屈。这个说法源自《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原文是:“唇亡齿寒,齿亡舌存。”这里的意思是指嘴唇没有了会感觉寒冷(因为牙齿可以感知温度),牙齿没有了舌头还能说话。引申义则是指重要的部分即使丧失了,仍有一部分能够继续存在。
造句
- 在那场灾难中,虽然许多建筑物毁于一旦,但人们的精神和意志依旧像“齿亡舌存”一样坚强。
- 尽管身体的某些器官受到损害,但他的智慧和勇气犹如“齿亡舌存”,始终如一地支撑着他继续前行。
- 即使遭遇了重重困难,“齿亡舌存”的精神让他保持乐观态度,坚信未来一定会更好。
- 虽然失去了健康的身体,“齿亡舌存”的决心让这位老艺术家依然活跃在舞台上。
- 历史上的无数英雄豪杰们,在遭受打击时仍然能够“齿亡舌存”,展现出不屈的精神面貌。
请注意:“齿冷舌存”或“齿弊舌存”并未有上述典故,以上造句中使用了“齿亡舌存”的概念来表达一个精神理念。如果有其他特定语境需要解释,请随时告知!
分词解释
齿
chǐ
1 人和动物嘴里咀嚼食物的器官(通常称“牙”):牙~。~腔。~髓。~龈。~冷(笑必开口,笑的时间长了,牙齿就会感到冷。因谓讥笑于人,如“令人~~”)。2 排列像牙齿形状的东西:~轮。锯~。梳子~儿。3 因幼马每岁生一齿,故以齿计算牛马的岁数,亦指人的年龄:马~徒增(旧时自谦年长无能)。4 并列:不~(不能同列或不与同列,表示鄙弃)。5 谈到,提及:~及。不足~数。6 触:~剑(触剑受刀,指被杀或自刎)。
弊
bì
1 欺蒙人的坏事:作~。营私舞~。2 害处,与“利”相对:~病。~端。~害。~政。利~。兴利除~。3 败,疲困。4 古同“蔽”,隐蔽。
舌
shé
1 人或动物嘴里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头。~耕(a.指读书勤奋;b.旧时学者授徒,依口说谋生,好像农夫耕田得粟)。唇枪~剑。2 语言辩论的代称:~战(激烈议论)。3 像舌头的东西:帽~。火~。4 铃或释中的锤。5 指箭靶两旁上下伸出的部分。
存
cún
1 东西在那里,人活着:~在。~亡。生~。2 保留,留下:保~。留~。~照。~疑。去伪~真。3 寄放:寄~。4 停聚:~水。5 怀有,怀着:~心。不~任何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