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翼攀鳞的拼音、解释、组词

附翼攀鳞的简介:

fù yì pān lín
指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以获取富贵。同“攀龙附凤”。

  • 成语典
  • AI解释

1. 义参「攀龙附凤」。见「攀龙附凤」条。

2. 此处所列为「攀龙附凤」之典源,提供参考。 汉.扬雄《法言.渊骞》或问:「渊、骞1>之徒恶2>乎在?」曰:「寝3>。」或曰:「渊、骞曷不寝?」曰:「攀龙鳞,附凤翼4>,巽以扬之5>,勃勃6>乎其不可及也。如其寝!如其寝!」 〔注解〕 (1) 渊、骞:渊指颜回(西元前521∼前490),字子渊,春秋鲁国人,孔子弟子。天资明睿,贫而好学,于弟子中最贤,孔子称其「不迁怒,不贰过」。后世称为「复圣」,列于孔门德行科。骞指闵子骞(西元前536∼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鲁国人。孔子弟子,以孝友闻,和颜渊以德行并称。 (2) 恶:音ㄨ,同「乌」。如何、怎么,表示反问的语气。 (3) 寝:藏也,湮没不彰。 (4) 攀龙鳞,附凤翼:比喻攀附孔子之道。 (5) 巽以扬之:比喻得孔子盛名之助。巽,音ㄒㄩㄣˋ,易经八卦之一,基本卦象为风,此处指风。 (6) 勃勃:轻迅的样子。

3. 此处所列为「攀龙附凤」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汉代扬雄《法言.渊骞》中对颜渊、闵子骞评论道:孔子的再传弟子,现在多已不为人知,那为何颜渊、闵子骞却不然呢?因为他们依附著孔子,有如「攀龙鳞,附凤翼」,乘风而上,勃勃升腾,其他人都无法跟上。因为得到孔子的盛名之助而让世人能够认识他们,不至于湮没无闻。后来「攀龙附凤」这句成语就从原文中的「攀龙鳞,附凤翼」演变而出,本比喻依仗有声望的人,后多用来比喻巴结权贵,以求晋升。

《附翼攀鳞》这个词汇并不是一个标准的历史或文学术语,但它似乎结合了“附翼”和“攀鳞”两个成语的意思。在解释之前,我们先拆解这两个部分。

  1. 附翼: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依附、追随他人或事物,就像鸟儿依靠翅膀飞翔一样。在这里,“翼”象征力量与保护,“附”则表示依赖。

  2. 攀鳞:“鳞”原本指的是鱼的鳞片,在古代诗词中,“攀鳞”常比喻攀附权贵,借以得到庇护和机会。

综合这两个成语的意思,《附翼攀鳞》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比喻或象征性的表达方式,形象地描述了依附强者、希冀获得保护和支持的情形。但请注意,这一词汇并非正式的汉语表达,并且在正式文献中很少直接出现。

造句

  1. 他始终紧紧跟随那些权力阶层,像《附翼攀鳞》一般,希望借此获得更大的利益和发展空间。

  2. 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她总是选择《附翼攀鳞》,依赖有能力的人来帮助自己前行。

  3. 虽然这种行为在商业圈里很常见,《附翼攀鳞》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关系网和不为人知的秘密。

  4. 尽管有些人追求的是自由和平等,《附翼攀鳞》的行为却显得有些势利和功利。

  5. 在社会变迁的浪潮中,许多人选择《附翼攀鳞》,期望借助他人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些句子旨在通过具体情境来展示“附翼攀鳞”这一概念的应用方式,虽然它并非标准成语或俗语,但通过这样的造句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个词汇的意思和用法。

分词解释

1 另外加上,随带着:~体。~件。~带(a.另外有所补充的;b.非主要的)。~庸。~会(a.把不相关连的事勉强拉到一起,如“牵强~~”;b.组织文章、布局谋篇、命意修辞等创作活动,如“精思~~,十年乃成”)。~赘悬疣。2 同意,赞同:随声~和。~议。3 捎带:“一男~书至”。4 靠近:~近。~耳低言。5 依从:依~。归~。趋炎~势。

1 翅膀:~翅。比~双飞。卵~。羽~。~护。~蔽。2 左右两侧中的一侧:左~。侧~。3 帮助,辅佐:~助。4 古同“翌”,明天,明年。5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6 〔~~〕a.谨慎,如“小心~~”;b.严整有秩序;c.繁盛,众多。7 姓。

pān

1 抓住东西向上爬:~登。~高。~越。~桂(古代指科举考试登第)。~折(zhé)。~附。~援。2 拉扯,拉拢,结交:~交。~扯。~谈。~亲。

lín

1 鱼类、爬行动物和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长的角质或骨质小薄片:鱼~。~片。2 鳞状的:~爪(zhǎo )。~波。~茎。~屑。~集(群集)。遍体~伤。~次栉比。3 泛指有鳞甲的动物:~鸿(指“鱼雁”,即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