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馆的拼音、解释、组词
鲁馆的简介:
lǔ guǎn
1.春秋时,鲁庄公主持周王姬的婚事,派大夫把王姬迎到鲁国,在城外(一说在宫外)筑馆住下,然后送至齐国与齐侯成婚。事见《春秋.庄公元年》。后因以"鲁馆"称贵族女子出嫁时外住之所。
1.春秋时,鲁庄公主持周王姬的婚事,派大夫把王姬迎到鲁国,在城外(一说在宫外)筑馆住下,然后送至齐国与齐侯成婚。事见《春秋.庄公元年》。后因以"鲁馆"称贵族女子出嫁时外住之所。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春秋时,周天子将嫁女于齐,鲁庄公受命代为主持王姬婚事。因逢国丧,故庄公派人先于城外筑馆招待王姬,再送往齐国与齐侯成婚。见《春秋.庄公元年》。后以鲁馆为嫁女外住的行馆。唐.皇甫枚《王知古》:「聆好音于鲁馆,逼佳气于秦台。」
关于“鲁馆”这个词语,可能需要更多的背景信息来确定其具体含义。因为这个词并非常见词汇,在古代文献中也并未有明确的定义和广泛使用。“鲁馆”一词可能是结合了“鲁”字与“馆”字的意思进行推测而来。在古代,“鲁”通常指的是古代的鲁国或山东地区,而“馆”则指供人住宿、休息的地方。因此,“鲁馆”可以被理解为位于鲁地或者专属于鲁人的旅馆或接待处。
为了提供更具体的解释和造句,我们假设“鲁馆”是指某个特定历史时期在鲁国设置的官方招待所或驿站。下面是对这一概念的一些造句:
- 古代官员前往鲁国办事时,通常会在鲁馆中歇息。
- 鲁馆不仅为外地访客提供住宿,还负责记录宾客信息和接待礼仪事宜。
- 据传,古代著名文人曾多次入住鲁馆,留下了许多佳话。
- 虽然历经沧桑,但鲁馆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 为了纪念历史传统,当地官员提议重建鲁馆,并将其用作文化交流和旅游景点。
请注意,“鲁馆”作为一个假设的词语及其解释,请您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或确认。如果有具体的历史文献或背景可以提供,则可能有助于给出更加准确的定义和例句。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