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鼓的拼音、解释、组词
长鼓的简介:
cháng gǔ
①朝鲜族膜鸣乐器。也称“杖鼓”。鼓身长约70厘米,圆筒形,木制,中段细实,两端粗空。双面蒙皮,皮面以绳索绷紧。演奏时以右手执细长鼓鞭,左手并指,轮番敲击鼓的两面,同时伴以歌舞。②瑶族膜鸣乐器。鼓身木制,长筒形,腰细而实,两面蒙皮。演奏时斜挂腰侧,用手拍击鼓面,边击边舞。
①朝鲜族膜鸣乐器。也称“杖鼓”。鼓身长约70厘米,圆筒形,木制,中段细实,两端粗空。双面蒙皮,皮面以绳索绷紧。演奏时以右手执细长鼓鞭,左手并指,轮番敲击鼓的两面,同时伴以歌舞。②瑶族膜鸣乐器。鼓身木制,长筒形,腰细而实,两面蒙皮。演奏时斜挂腰侧,用手拍击鼓面,边击边舞。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乐器名,打击乐器:(1)傜族的打击乐器。鼓身木制,腰细而实,两端鼓腔蒙皮。全身涂漆,并有彩绘花纹。演奏时,斜挎胸腰,边用手击奏边跳舞。(2)朝鲜族的打击乐器。源于古代的细腰鼓。鼓身木制,长约七十公分,鼓腰细而中实,两端为粗而中空的鼓腔。用铁圈蒙牛皮做鼓面,系皮条或绳索,可以调整鼓的音调。演奏时,击带挂于胸前或置于木架上,右手执细长竹制鼓杖敲击,左手大指按鼓框边,其余四指伸直拍击。技法丰富,节奏繁复,多用于长鼓舞、农乐舞及器乐合奏。
词语解释
长鼓:一种在亚洲某些地区的传统打击乐器,主要流行于中国东北部、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的一些民族中。在中国,长鼓通常分为“朝鲜族长鼓”和“蒙古族响鼓”两大类。它们的形状是扁圆形或圆柱形的木质结构,在两端安装有皮质或动物皮革覆盖而成的鼓面。在演奏时,常通过手持击打边缘或者用棒子敲击鼓面来发出不同的音色。
长鼓通常用于民间节庆、祭祀活动和歌舞表演中,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价值。不同地区的长鼓因其制作材料及演奏技巧的不同,会发出各自独特的音效,有的长鼓还配以金属饰物,使鼓声更加悦耳动听。
造句
- 在朝鲜族的传统节日里,人们常常会聚在一起跳起欢快的舞蹈,同时敲响长鼓,共同庆祝丰收和幸福。
- 当地的民间艺术团在春节期间表演《鼓舞中华》,演奏着充满喜庆氛围的长鼓声,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 为了迎接新年,村民们自发组织了一场文艺晚会,在演出中不仅有优美的舞蹈还有动听的长鼓音乐,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
- 在东北地区举办的民俗文化节上,来自不同民族的艺术家们共同展示了各自的特色文化,其中朝鲜族特有的长鼓表演尤其引人注目。
- 作为一名热爱传统文化的年轻人,他经常研究和学习各种传统乐器,比如长鼓,希望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