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天恤民的拼音、解释、组词

顺天恤民的简介:

shùn tiān xù mín
顺应天意,体恤民众。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顺承天意,体恤民情。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上:朕与单于俱由此道,顺天恤民,世世相传,施之无穷,天下莫不咸嘉。

1. 顺承天意,体恤民情。《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朕与单于俱由此道,顺天恤民,世世相传,施之无穷,天下莫不咸嘉。」

《顺天恤民》是一个成语,由“顺”和“恤”两个字组成。其含义涉及治理国家的原则或行为,主要指的是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的大势,体恤百姓疾苦,实施仁政,以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 “顺”,指遵循、顺应。这里可以理解为根据天道、自然法则或者历史发展潮流来施行政治措施。
  • “恤”,意为怜悯、照顾或救济。在此语境下指的是对民众的苦难给予关注和帮助。

造句

  1. 古代明君常常以“顺天恤民”作为治国理念,以此赢得民心,稳定政权。
  2. 如果政府能够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做到真正“顺天恤民”,那么国家就会更加强大繁荣。
  3. 在自然灾害频发时,“顺天恤民”的精神尤为重要,不仅要及时救援灾民,还要努力重建家园。
  4. 当前社会倡导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正是体现了“顺天恤民”的思想精髓。
  5. 作为一名领导者,应当时刻牢记“顺天恤民”的原则,将人民的福祉放在首位。

分词解释

shùn

1 趋向同一个方向,与“逆”相对:~风。~水。~境。~水推舟。~风使舵。2 沿,循:~城街。~理成章。~藤摸瓜。3 依次往后:~序。~次。4 随,趁便:~便。~势。~手牵羊。5 整理:理~。~修(整理修治)。6 服从,不违背:~从。~应。孝~。温~。7 适合,不别扭:~适。~情。~眼。~差(chā)。8 姓。

tiān

1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空。~际。~罡(北斗星)。~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2 在上面:~头(书页上面的空白)。3 气候:~气。~冷。4 季节,时节:冬~。5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6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上。~宫。7 自然界:~堑。~时。~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8 〔~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9 自然的、生成的:~然。~性。~职(应尽的职责)。~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伦之乐。

1 对别人表同情,怜悯:~刑(施刑慎重,不严刑以逼供)。体~。2 救济:~金。抚~。3 忧虑:~~(忧虑的样子)。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