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状的拼音、解释、组词
行状的简介:
xíng/háng zhuàng
指人的品行或事迹:钟离意为瑕丘令,上书荐善(李善)行状。现多指记述死者世系、籍贯、生卒、事迹的文章:船山(王夫之号)公行状。
指人的品行或事迹:钟离意为瑕丘令,上书荐善(李善)行状。现多指记述死者世系、籍贯、生卒、事迹的文章:船山(王夫之号)公行状。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叙述死者生平事迹的文章。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体貌本原,取其事实,先贤表谥,并有行状,状之大者也。」唐.李翶〈百官行状奏〉:「由是事失其本,文害于理,而行状不足以取信。」也作「行述」。
2. 记述死者生平行为的文字。也称为「行述」。
《行状》,这个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主要指为已故者撰写的传记性文字。它记载了该人的事迹、品德以及一生的贡献等内容,通常用于上报朝廷或家族作为表彰与纪念。这种形式的文书,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评价体系,还反映了个人在社会、家庭中的地位和影响。
详细解释
- 定义:行状是一种文体,是为已故者撰写的生平事迹记录。
- 用途:通常用于家族纪念或上报朝廷作为表彰之用。通过详细描述逝者的品德、功绩等信息来表达哀思或赞扬之情。
- 内容构成:一般包括个人的姓名、籍贯、官职、主要经历、德行表现及去世缘由等。
- 历史背景与作用:古代科举制中,行状是推荐人才的重要依据之一;家族内则作为教育后人、传承家风的一种方式。
造句
- 父亲生前为官清廉,待民有恩,我特撰写了这篇《行状》,以表达对他的怀念之情。
- 宗族祠堂的墙上挂满了历代祖先的《行状》,成为后人学习效仿的典范。
- 为了表彰先烈们的贡献,学校请专家撰写了一篇详细的《行状》文章,在清明节期间向全体师生宣读。
- 祖母去世时,家中的长辈们共同撰写了《行状》悼念她,并将其保存于家族档案中,以供后人查阅。
- 在县志的编纂过程中,历史学者参考了多篇《行状》,以此来更全面地了解当地名人的生平事迹。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行状》不仅是对已故者一生总结的一种形式,也是传递文化、教育后代的重要载体。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