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莠淆杂的拼音、解释、组词

良莠淆杂的简介:

liáng yǒu xiáo zá
淆:混淆。杂:混杂。好坏混在一起。比喻好人和坏人难以区分。亦作“良莠混杂”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良莠不齐」。见「良莠不齐」条。

2. 此处所列为「良莠不齐」之典源,提供参考。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如是我闻四》张鷟《朝野佥载》称唐初已来,百姓多事狐神,当时谚曰:『无狐魅,不成村。』……其源流始末,则刘师退先生所述为详。盖旧沧州南一学究与狐友,师退因介学究与相见,躯干短小,貌如五六十人。衣冠不古不时,乃类道士。拜揖亦安详谦谨,寒温毕,问枉顾意,师退曰:「世与贵族相接者,传闻异词,其间颇有所未明。闻君豁达,不自讳,故请袪所惑。狐笑曰:「天生万物,各命以名,狐名狐,正如人名人耳;呼狐为狐,正如呼人为人耳,何讳1>之有?至我辈之中,好丑不一,亦如人类之内,良莠不齐。人不讳人之恶,狐何讳狐之恶乎?第言无隐。」 〔注解〕 (1) 讳:音ㄏㄨㄟˋ,有所隐避的事物。

3. 此处所列为「良莠不齐」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良」指禾苗,「莠」指一种俗谓「狗尾草」的杂草,这种杂草常会混在禾苗之中生长,由于叶子相似,所以在未吐穗之前难以辨认。《孟子.尽心》︰「恶莠,恐其乱苗也。」意思就是,讨厌莠这种恶草,因为害怕它会冒充禾苗,让好坏难分。后来就以莠来比喻恶人,良比喻善人,两者外表相似,混杂而居,难以区分。如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如是我闻四》借狐神之口说:「至我辈之中,好丑不一,亦如人类之内,良莠不齐。」便说狐群之中,好坏不一,以借指人群之中,也是品行才能,高低参差。「良莠不齐」这句成语可能就是出自此处,后来用来比喻好坏参差,素质不一。

1. 好苗和野草混淆夹杂。比喻好坏不分或素质参差。《清史稿.卷二六七.萧永藻传》:「开山发矿,多人群聚,良莠淆杂,臣通饬严禁。」也作「良莠不分」、「良莠不齐」、「良莠不一」。

词语详解

良莠混淆:

  1. 定义与来源:“良莠”是古代成语中用来比喻好坏、优劣两种对立的事物。此词通常用于形容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难以分辨;或形容东西品质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的情况。
  2. 用法:该词多用于书面语和正式场合,表达一种复杂且负面的状态或情况。
  3. 情感色彩:这个词带有一定的消极色彩,用来描述环境或者事物中存在明显的好坏区分,但彼此纠缠不清、难以分开的状况。

造句

  1. 这次公司招聘了大批员工,良莠混淆,管理上出现了不少问题。
  2. 学校里有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也有一些不良少年混迹其间,导致校园治安和学习环境受到很大影响。
  3. 文化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正版书籍与盗版书籍,两者良莠混淆,使得消费者很难分辨真假。
  4. 社会上各种培训机构众多,水平参差不齐,良莠混杂,家长在选择时需要特别谨慎。
  5. 电商平台上的商品质量良莠不齐,需要卖家和平台共同提高管理力度。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看出,“良莠混淆”常用于描述复杂且有好坏区分的环境或情况,以及这种情况下带来的问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liáng

1 好:~好。善~。~辰美景。消化不~。~莠不齐。2 善良的人:除暴安~。3 很:~久。获益~多。用心~苦。4 姓。

xiáo

1 混乱,错杂:~乱。混~。~惑。

1 多种多样的,不单纯的:~乱。~沓。~感。~志。~货。~居。~务。~品。错综复~。私心~念。2 混合:夹~。混~。~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