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钢丝的拼音、解释、组词

走钢丝的简介:

zǒu gāng/gàng sī
杂技节目。由古代的走索发展而来。走索的“硬绳”和“软绳”改为硬钢丝、软钢丝,演员一至三、四人,在两头拴住的钢丝上做走动、坐卧、跳跃及骑车、上梯、筋斗等动作。在高空表演的称“高空钢丝”。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一种杂技。演员在悬空的钢丝上来回走动,并表演各种动作,为马戏团中常见的表演。

走钢丝》这个词在文学和日常用语中,通常用来比喻一种危险、紧张或者需要小心翼翼处理的情况。其本意是指杂技演员在细长而狭窄的钢丝上行走的技术表演。

详细解释

  1. 字面意义:指人在细长的钢丝上行走,这是一种非常惊险且对平衡和技巧要求极高的杂技表演。
  2. 比喻意义:用以形容某种情况或任务充满风险、需要谨慎处理。比如,在商业竞争中,企业可能会面临市场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这种情况下经营决策的过程可以被形象地称为“走钢丝”。
  3. 情感色彩:该词常带有一种紧张和挑战的感觉,强调的是过程中的危险性和对细节的重视。

造句

  1. 在这次国际谈判中,双方代表需要小心翼翼地“走钢丝”,以确保达成双赢协议。
  2. 创业者在创业初期往往要“走钢丝”,时刻注意市场动态与客户需求的变化。
  3. 谈到跨国合作时,项目团队必须像走钢丝一样保持平衡,既要考虑到文化差异又要保证工作效率。
  4. 作为一名项目经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推进项目进度,就像是在走钢丝,每一个决策都可能成为决定性因素。
  5. 在股市投资中,“走钢丝”的比喻适用于那些需要精确掌握买卖时机的投资者。

这些造句不仅展示了“走钢丝”一词的具体应用场景,同时也强调了其隐含的意义和情感色彩。

分词解释

zǒu

1 行:~路。~步。2 往来:~亲戚。3 移动:~向(延伸的方向)。~笔(很快地写)。钟表不~了。4 往来运送:~信。~私。5 离去:~开。刚~。出~。6 经过:~账。~内线。~后门。7 透漏出去,超越范围:~气(漏气)。8 失去原样:~形。~样。9 古代指奔跑:~马。不胫而~。10 仆人,“我”的谦辞:牛马~(当牛作马的仆人,如“太史公~~~。”)。

gāng,gàng

1 经过精炼,不含磷砂等杂质的铁,含碳0.15~1.7%,比熟铁更坚硬更富于弹性,是工业上极其重要的原料:~板。~笔(笔头用金属制成的笔)。~铁(“钢”和“铁”,喻坚强,如“~~的意志”)。轧~。

1 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蚕~。~绸。缂(kè)~(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亦作“刻丝”)。2 像丝的东西:铁~。菌~。肉~。游~。3 计量单位名,10忽是1丝,10丝是1毫。4 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一~不差。 一~笑容。5 绵长的思绪或感情:情~。愁~。6 指弦乐器:~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竹指管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