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的拼音、解释、组词

通识的简介:

tōng/tòng shí/zhì
1.学识渊博的人。 2.学识渊博。 3.指广博的知识。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一种要求识见博通的教育理念。旨在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所需的各门知识,以拓宽视野、开放心灵、扩充知识领域,并能全面观照当代文化方向,了解自身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例】通识课程

1. 一种要求识见博通的教育理念。旨在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所需的各门知识,以拓宽视野、开放心灵、扩充知识领域,并能全面观照当代文化方向,了解自身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如:「通识课程」。

通识的详细解释

通识,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较常用的词汇。它通常指的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础知识和普遍适用的知识素养,即跨学科或跨领域的广泛知识。通识教育则是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一种教育理念。

  1. 广义上的理解通识可以涵盖人文科学(如历史、哲学)、社会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自然科学(如数学、物理学)等多个领域。
  2. 狭义上的理解:在一些特定的语境中,特别是高等教育阶段,通识通常指的是那些非专业课程或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广泛的知识背景而开设的基础课程。

5个造句

  1. 在学校推行通识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
  2. Explanation: 在学校实施通识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至关重要。
  3. 我认为阅读文学作品有助于拓展我的通识视野。
  4. Explanation: 我认为阅读文学作品能够帮助我扩展知识范围,增强文化素养。
  5. 他不仅精通专业知识,在通识领域也有很深的造诣。
  6. Explanation: 他在专业技能方面有着深厚的知识基础,同时在其他学科上也有所涉猎,并且颇有建树。
  7. 学校开设了丰富的通识课程,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
  8. Explanation: 学校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通识课程,倡导学生们进行跨领域学习探索新知。
  9. 通过参加各类社团活动,我可以丰富自己的通识知识。
  10. Explanation: 通过参与不同的社团活动,我能够接触到更多领域的知识,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以上是关于“通识”的详细解释及五个造句的例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

分词解释

tōng

1 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风。~天。~气。~宵。~行。~过。~衢。贯~。四~八达。曲径~幽。2 懂得,彻底明了:~晓。~彻。~今博古。~情达理。3 传达:~令。~讯。~报。~告。~知。~缉。~谍。4 往来交接:~敌。~商。~邮。~融。~假(jiǎ)(汉字的通用和假借)。串~。沟~。5 普遍、全:~才(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论。~体。~身。~读。~常。~病。~盘。普~。6 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奸。私~。

shí,zhì

1 知道,认得,能辨别:~辨。~破。~相(xiàng )。~途老马。2 所知道的道理:知~。常~。3 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远见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