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议的拼音、解释、组词

非议的简介:

fēi yì
责备:无可~。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批评、指责。【例】他一提出报告,马上遭到与会人士的非议。

1. 批评、毁谤。《汉书.卷八九.循吏传.黄霸》:「守丞相长史,坐公卿大议廷中知长信少府夏侯胜非议诏书大不敬,霸阿从不举劾,皆下廷尉,系狱当死。」宋.司马光〈与王介甫书〉:「士大夫在朝廷及自四方来者,莫不非议介甫。」

词语《非议》的详细解释

非议是指对某人或某事提出批评、指责甚至质疑。这个词通常带有贬义,意味着不公正或不当的评价。在不同的语境中,“非议”可以具体化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公开批评: 在公共场合或通过媒体发表意见和评论。
  2. 私底下议论: 不当面与被批评者直接交流,而是背后说三道四。
  3. 质疑合理性: 对某个行为、决定或建议提出疑问。

使用“非议”时需要注意其语气和用词要符合语境,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纷争。它可能涉及道德评价、个人品行或者特定事件的公正性等问题。

5个造句

  1. 在会议上,李明对张经理的工作方式提出了不恰当的非议,这导致了团队之间的紧张气氛。
  2. 新来的员工不应该因为自己的观点而受到同事的无端非议
  3. 虽然他的决定存在争议,但李总认为不应因此对他进行过多非议
  4. 公众人物在社交媒体上的言论有时会招致大量非议,因此他们需要更加谨慎。
  5. 这次事件被媒体广泛报道后,公司内部的非议和批评声浪不断上升。

这些造句涵盖了不同的情景,旨在展示“非议”一词在实际应用中的多种用法及情境背景。

分词解释

fēi

1 不,不是:~凡。~法。~分(fèn )。~礼。~但。~同小可。啼笑皆~。2 不对,过失:痛改前~。文过饰~。习~成是(对于某些错的事情习惯了,反认为是对的)。3 与“不”呼应,表示必须(有时后面没有“不”字):我~看这本书。4 责怪,反对:~难(nàn )。~议。无可厚~。5 指“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简称“非洲”):东~。西~。

1 意见,言论:~论。提~。建~。2 讨论,商量:商~。会~。协~。~案。~决。~价。3 评论是非,多指责备:非~。恐招物~。4 旧时文体的一种,用以论事说理或陈述意见:奏~。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