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恶扬善的拼音、解释、组词

隐恶扬善的简介:

yǐn è yáng shàn
隐:隐匿;扬:宣扬。不谈人的坏处,光宣扬人的好处。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隐藏他人的恶行,宣扬他人的善行。语出《礼记.中庸》。△「遏恶扬善」

2. 《礼记.中庸》子曰:「舜1>其大知2>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3>,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注解〕 (1) 舜:上古帝王的称号。姓姚,名重华。因建国于虞,故称为「虞舜」或「有虞氏」。性至孝,尧用之,后受禅为天子,都于蒲阪(今山西省永济县)。在位四十八年,南巡,崩于苍梧之野。传位于禹。亦称为「大舜」。 (2) 大知:大智。知,音ㄓˋ,同「智」,智慧。 (3) 迩言:浅近的言语。迩,音ㄦˇ。

3. 孔子在《礼记.中庸》中,称赞舜之所以能成为一国之君,是因为他乐于请教别人,并且能明辨浅近的言语,隐藏别人的恶行而宣扬别人的善行,待人处事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折衷运用在人民身上。后来「隐恶扬善」被用来指隐藏他人的过失,宣扬他人的善行。

1. 隐藏他人的过失,宣扬他人的善行。语本《礼记.中庸》。【例】他为人厚道,待人处事总是隐恶扬善,深得众人的敬佩。

1. 语本《礼记.中庸》:「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隐藏他人的过失,宣扬他人的善行。《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难得这好人,又忠厚,又老实,又且知情识趣,隐恶扬善,千百中难遇此一人。」也作「掩恶扬善」。

隐恶扬善》这个成语的意思是隐瞒或不揭露别人的缺点和错误,而赞扬、宣扬他人的优点和长处。这种行为在人际交往中被视为一种美德,有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环境。

造句示例:

  1. 小李为人真诚友善,他对待同事总是隐恶扬善,遇到有误的地方也不会直接指出来,而是以鼓励的话语引导对方改正。

  2. 作为团队领导,应当具备隐恶扬善的品质,既要维护团队的整体和谐,也要公正地指出并帮助改进不足之处。

  3. 在家庭中践行隐恶扬善的原则,可以增进家人之间的理解和信任,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4. 教育孩子时,父母往往选择隐恶扬善的方式进行引导,这样既不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又能有效促进其健康成长。

  5. 面对竞争对手的某些不当行为,公司可以选择采取隐恶扬善的态度来处理,避免不必要的纷争和负面影响。

在使用这个成语或类似说法时,请注意根据具体语境灵活调整表达方式,并确保言行得当、真诚友善。

分词解释

yǐn,yìn

1 藏匿,不显露:~藏。~匿。~居。~士。~讳。2 伤痛:~恻。3 怜悯:恻~之心。

è,wù,ě,wū

1 不好:~感。~果。~劣。~名。丑~。2 凶狠:~霸。~棍。险~。凶~。3 犯罪的事,极坏的行为:~贯满盈。

yáng

1 簸动,向上播散:~水。~场(cháng )。~汤止沸。2 高举,向上:~手。~帆。趾高气~。~眉吐气。3 在空中飘动:飘~。4 称颂,传播:~言。~威。颂~。~弃。~名。5 姓。

shàn

1 心地仁爱,品质淳厚:~良。~心。~举。~事。~人。~男信女。慈~。2 好的行为、品质:行~。惩恶扬~。3 高明的,良好的:~策。~本。4 友好,和好:友~。亲~。和~。5 熟悉:面~。6 办好,弄好:~后。7 擅长,长(cháng )于:~辞令。多谋~断。8 赞许:“群臣百姓之所~,则君~之”。9 好好地:~待。~罢甘休。10 容易,易于:~变。~忘。多愁~感。1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