辫发的拼音、解释、组词
辫发的简介:
biàn fà
1.即辫子。 2.借指编发为辫的少数民族。
1.即辫子。 2.借指编发为辫的少数民族。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编发为辫。《晋书.卷九七.四夷列传.西戎.吐谷浑》:「妇人以金花为首饰,辫发萦后,缀以珠贝。」
2. 古时夷狄的代称。《宋书.卷七五.列传.王僧达》:「今四夷犹警,国未忘战,辫发凶诡,尤宜裁防。」
《辫发》的详细解释
辫发,是中国古代汉族男子的一种传统发型,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也非常流行。它的主要特点是将头发编织成一束或多束,通常是从头顶或后脑勺处将头发分份,然后互相交叉编织在一起,形成一条或几条长辫子垂于颈后或是两侧。这种发型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秩序、整齐的审美观。
在古代,辫发不仅是一种个人形象上的装饰和美化方式,还常常与地位、身份相关联,不同阶层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辫法和佩戴饰品的方式。例如,在清朝时期,普通百姓的辫子通常较粗且短,而官员则可能有细长的辫子,并且会戴上各种头饰。
需要注意的是,“辫发”在现代语境中往往带有历史或文化意味,而非特指当前社会流行的发型设计。
造句
- 春节期间观看传统京剧《杨家将》,舞台上演员们高高束起的辫发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 清朝时期,男性官员通常留有长而精细编织的辫发,并且常常佩戴精致的头饰来彰显身份地位。
- 在参观故宫时,讲解员详细介绍了清朝皇帝和贵族所特有的辫发习俗以及其背后的深意。
- 虽然现在很少见,但一些历史爱好者依然热衷于学习如何制作和盘好传统的辫发造型。
- 漫画中的古代侠客总是背着一把长剑,并且身后拖着一条或几条精细编结的辫子。
分词解释
辫
biàn
1 把头发分股编成的带状物:发(fà)~。~子(a.发辫;b.像辫子的东西;c.喻把柄,如“抓~~”)。2 像辫子的东西:蒜~。
发
fā,fà
1 交付,送出:分~。~放。~行(批发)。2 放,射:~射。百~百中。焕~。3 表达,阐述:~表。~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4 散开,分散:~散。5 开展,张大,扩大:~展。~扬。6 打开,揭露:~现。~掘。7 产生,出现:~生。~愤。奋~。8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膨涨:~面。9 显现,显出:~病。~抖。~憷。10 开始动作:~动。11 引起,开启:启~。~人深省。12 公布,宣布:~布。~号施令。13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