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易的拼音、解释、组词
辟易的简介:
bì yì
〈书〉退避(多指受惊吓后控制不住而离开原地):~道侧ㄧ人马俱惊,~数里。
〈书〉退避(多指受惊吓后控制不住而离开原地):~道侧ㄧ人马俱惊,~数里。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退避。《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宋.文天祥〈正气歌〉:「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2. 开垦。《吕氏春秋.士容论.上农》:「地未辟易,不操麻,不出粪。」
《辟易》一词源于古代汉语,主要用来形容因害怕或敬仰而退避的情况。其核心含义为“退避三舍”,原意是指因为对方的强大或自己感到畏惧、钦佩等原因而主动后退。在现代语境中,“辟易”多用于描述某人或某物具有极强的影响力,使得他人不自觉地产生敬畏之心而回避。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这个词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本形容项羽的武勇与气势之大。
- 引申义:后用来形容某人的德行、才能、言论等强大到令他人不由自主地退避,表现出极大的影响和威慑力。
造句
- 小明在台上发表演讲时,他的观点深刻且具有说服力,听众们纷纷被小明的智慧所折服,都自觉地向后退了三步。
- 王教授的学术水平极高,在国际会议上,他的一席话让不少同行感到自愧不如而退避三舍。
- 当李华提出那个大胆的想法时,所有人都被他的勇气和创意震撼得往后退了几步。
- 张经理的一番分析令人信服,连向来以严谨著称的王总都不得不承认,这真是让人不得不辟易三分。
- 他讲起道理来滔滔不绝、旁征博引,使得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由得后退几步,生怕被他的智慧光芒所照射。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