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会箕敛的拼音、解释、组词

头会箕敛的简介:

tóu kuàn jī liǎn
头会:按人头征税;箕敛:用畚箕装取所征的谷物。形容赋税繁重苛刻。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比喻税赋苛刻。史记˙卷八十九˙张耳陈余传: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财匮力尽,民不聊生。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头会箕敛者,合从缔交,锄耰棘矜者,因利乘便。亦作头会箕赋。

1. 比喻税赋苛刻。《史记.卷八九.张耳陈余传》:「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财匮力尽,民不聊生。」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头会箕敛者,合从缔交,锄耰棘矜者,因利乘便。」也作「头会箕赋」。

词语解释

头会箕敛”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形容赋税沉重到极点的情况。其中,“头会”指的是每人缴纳头发长度相当的一段布匹,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箕敛”则是指用簸箕来收取赋税,比喻收取的方法如同用簸箕收集一样简单、快捷而全面。这两个词结合起来,形象地描绘了在统治者压迫下民众所承受的苛捐杂税之重。

造句

  1. 在那个朝代,由于国库空虚,政府实行了“头会箕敛”政策来增加财政收入。
  2. 这个地方的赋税负担非常重,可以说是到了“头会箕敛”的地步。
  3. 古代有些暴君为了搜刮民脂民膏,真是实施了“头会箕敛”的苛政。
  4. 朝中宰相为了弥补军费开支,提议实行全国性的“头会箕敛”政策。
  5. 老百姓不堪忍受这种“头会箕敛”,最终爆发了起义。

这些句子意在表现古代社会中的重税给人民带来的沉重负担,并通过具体的情境进一步说明这个成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分词解释

tóu,tou

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8 首领:~子。~目。9 方面:他们是一~的。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

huì,kuài

1 聚合,合在一起:~合。~审。~话。2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议。开~。3 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都(dū)~。省~。4 彼此见面:~面。~见。5 付钱:~账。~钞。6 理解,领悟,懂:~心,体~。7 能,善于:~游泳。~英语。8 机会,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机~难得。9 一定,应当:长风破浪~有时。10 恰好,正好:~天大雨。11 一小段时间:~会儿。

1 用竹篾、柳条或铁皮等制成的扬去糠麸或清除垃圾的器具(通常称“簸箕”):~帚。2 簸箕形的指纹,不成圆形:斗(dǒu )~。3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4 姓。

liǎn

1 收拢,聚集:~钱。~足(收住脚步,不住前进)。~容。~衣(用收集来的碎布制成的衣)。收~。聚~。2 征收:横征暴~。3 收束,约束:~迹。~手(➊缩手,表示不敢恣意妄为;➋拱手,表示恭敬)。~袂(整理衣袖,表示敬服)。~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