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匿战争的拼音、解释、组词
布匿战争的简介:
bù nì zhàn zhēng
古代罗马与迦太基之间争夺地中海霸权的战争。因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而得名。共三次。公元前264年,双方为争夺西西里岛而爆发战争,后罗马舰队大败迦太基舰队,取得战争胜利。前218年迦太基远征意大利,开始第二次战争,曾连败罗马军,但因孤立无援,后罗马军反攻,迦太基战败求和。前149年,罗马为彻底消灭迦太基再次挑起战争,前146年罗马军攻陷迦太基城,结束战争。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
古代罗马与迦太基之间争夺地中海霸权的战争。因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而得名。共三次。公元前264年,双方为争夺西西里岛而爆发战争,后罗马舰队大败迦太基舰队,取得战争胜利。前218年迦太基远征意大利,开始第二次战争,曾连败罗马军,但因孤立无援,后罗马军反攻,迦太基战败求和。前149年,罗马为彻底消灭迦太基再次挑起战争,前146年罗马军攻陷迦太基城,结束战争。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罗马与迦太基(Carthage)之战,凡三次而终灭迦太基。
《布匿战争》是对古罗马与迦太基之间发生的一系列冲突的统称,主要指的是公元前264年至前146年间在地中海地区的争夺霸权、领土和贸易路线的战争。这些战争以北非的迦太基城为中心,而最终结果是迦太基被彻底征服,标志着罗马帝国崛起成为地中海世界最强大的势力之一。
详细解释:
- 布匿(Punic)来自拉丁语“Poenus”,最初指的是从西班牙进口的一种织物。后来这个词与迦太基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因为迦太基人主要通过贸易获取这类织物。
- 布匿战争共有三次,分别是第一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年—前241年)、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年—前201年)和第三次布匿战争(公元前149年—前146年)。其中最著名的是汉尼拔领导的第二次布匿战争,他是迦太基最为著名的将领之一。
- 这些战争以罗马人最终战胜迦太基为结局。通过这些冲突,罗马逐渐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并开始向东扩展其影响力。
造句:
- 战争期间,罗马和迦太基之间进行了长期的布匿战争,最终导致了罗马帝国的崛起。
- 在布匿战争中,汉尼拔率领着他的军队穿越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半岛。
- 第三次布匿战争以迦太基的彻底毁灭告终,从而结束了长达近两百年的布匿战争。
- 布匿战争是地中海世界权力转移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标志着罗马从一个共和国转变为强大的帝国。
- 学者们至今仍在研究布匿战争时期的古文献和历史资料,以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军事策略和社会变迁。
分词解释
布
bù
1 棉、麻及棉型化学短纤维经纺纱后的织成物:~匹。~帛。~衣。2 古代的一种钱币。3 宣告,对众陈述:宣~。发~。~告。开诚~公(推诚相见,坦白无私)。4 分散到各处:散~。遍~。星罗棋~。5 流传,散播:~道。~施。6 做出安排:~置。~景。~局。7 姓。
匿
nì
1 隐藏,躲藏:隐~。藏~。~名。销声~迹。
战
zhàn
1 打仗:~争。~机。~绩。~略。~术。~国(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2 泛指争斗,比高下:论~。争~。3 发抖:~抖。寒~。胆~心惊。4 姓。
争
zhēng
1 力求获得,互不相让:~夺。竞~。~长论短。2 力求实现:~取。~气。~胜。3 方言,差,欠:总数还~多少?4 怎么,如何(多见于诗、词、曲):~不。~知。~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