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箕的拼音、解释、组词

斗箕的简介:

dǒu/dòu jī
指印,因指纹有斗有箕,所以把指印叫做斗箕。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指纹有斗和箕的分别,涡纹为斗,斜纹为箕,故称指纹为「斗箕」。也称为「斗记」。

2. 统称二十八宿中的斗星和箕星。《太平御览.卷一.天部一.天部上》引《尚书考灵耀》曰:「其星房心,东北变天;其星斗箕,北方玄天。」

在古代汉语中,《斗箕》并非一个常见的词汇,通常它并不是作为一个整体词来使用。这里可能存在一些误解或者错字的情况。“斗”和“箕”这两个字单拎出来都具有明确的意义,“斗”指的是量具之一,用来测量液体或粮食等;而“箕”则是一种工具,形状像簸箕,常用于清扫地面或者分拣物品。

  1. “斗”作为名词时,其含义丰富:
  2. 量器名:如一斗水、两斗米。
  3. 量词:形容事物的数量,如一斗之才。
  4. “箕”字则多用作:
  5. 名词:簸箕、鸡冠箕等。
  6. 形容词或动词:比喻人的品行不好或行为不端。

如果“斗箕”是作为一个成语或者特定情境下的表达来使用,那么可能需要具体语境来进行解释。但若单纯就这两个字而言,它们通常是分开使用的,并没有形成固定的搭配用法。“斗箕”的组合更可能是用于某种特别的比喻或是方言、俗语中。

为帮助更好地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和用法,下面提供5个句子:

  1. 我家的老爸是个农民,平时在家会用到斗去量麦子。
  2. 他扫完地后就把鸡冠箕放在了门口晾晒。
  3. 古人常常将人的才学形容为“一斗之才”或“两斗之才”。
  4. 爷爷告诉我,古代农民家里常用簸箕来清扫谷物中的杂质。
  5. 在乡下,人们会用鸡冠箕来收集庭院里的落叶。

请注意上述句子是基于对“斗”和“箕”的常见含义进行的解释,如果需要针对特定语境或更具体的应用场景,请提供更多信息。

分词解释

dǒu,dòu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2 量粮食的器具:~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3 形容事物之大:~胆。4 形容事物之小:~室。5 像斗的东西:~车。~笠。~篷。熨~。6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泛指星:南~。气冲~牛(怒气冲天)。7 圆形的指纹:~箕。~纹。8 古同“陡”,高耸的样子。9 〔斗拱〕(枓栱)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斗是垫拱的方木块,合称斗拱。10 古同“陡”,突然。

1 用竹篾、柳条或铁皮等制成的扬去糠麸或清除垃圾的器具(通常称“簸箕”):~帚。2 簸箕形的指纹,不成圆形:斗(dǒu )~。3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