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细拿粗的拼音、解释、组词

挟细拿粗的简介:

xié xì ná cū
挟:挟制;拿:刁难。比喻寻事生非;挑剔冒犯。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比喻寻是非、找麻烦。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倚仗著恶党凶徒,害良民肆生淫欲,谁敢向他行挟细拿粗,逞刁顽。亦作拿粗挟细。

1. 比喻寻是非、找麻烦。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倚仗著恶党凶徒,害良民肆生淫欲,谁敢向他行挟细拿粗,逞刁顽。」也作「拿粗挟细」。

实际上,“挟细拿粗”并不是一个标准汉语词汇或成语,所以它的含义可能并不明确。根据字面意思和逻辑推理,“挟细拿粗”可以理解为一种处理事情的方法或者态度,即倾向于抓住问题的核心部分而不是纠结于细节,但这种说法在语言表达中并不常见,也可能存在一定的语境限制。

为了更好地帮助您理解其可能的含义及用法,我们尝试进行一些合理的推测,并给出五个相关的造句:

  1. 在项目管理中,有时候需要“挟细拿粗”,即从整体出发,抓住关键环节,避免在细节上耗费过多时间。
  2. 分析问题时,“挟细拿粗”的态度能够帮助快速找到症结所在,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3. 面对复杂的工作情况,采取“挟细拿粗”的策略有助于把握大局,从而制定出更合理的方案。
  4. 谈判过程中,“挟细拿粗”可以简化沟通步骤,直接抓住双方的核心利益点进行商讨。
  5. 写作时,如果过于纠结于字句的雕琢反而可能忽视了文章整体思想表达上的“粗线条”,因此有时候需要保持“挟细拿粗”的心态。

请根据具体语境判断这些用法是否合适。如果有其他准确含义或出处可以提供,将有助于更精确地解释该词语的意义。

分词解释

xié,jiā

1 用胳膊夹着:~持。~山超海(喻不可能做到的事)。2 倚仗势力或抓住人的弱点强迫人服从:要(yāo )~。~制。~势(仗势)。3 心里怀着(怨恨等):~恨。~怨。~嫌。

1 颗粒小的,与“粗”相对:~沙。~面。~屑。2 长条东西直径小的:~线。~丝。~眉。~水长流。3 精致的:~瓷。~布。~工。~活儿。4 声音小:嗓音~。5 周密详尽:仔~。精~。~致。~密。~目(详细的项目或目录)。~腻。胆大心~。6 微小的:~小。~微。~节。事无巨~。7 俭省:他过日子很~。

1 疏忽,不周密:~心。~疏。~略。~率(shuài )。2 不精致,工料毛糙:~糙。~劣。~料。~纸。~粮。~制滥造。去~取精。3 长条东西直径大的:~大。~壮。~重。~实。~线条(a.指毛道粗的线条:b.喻粗率的性格、作风,亦喻文章的粗略的构思)。~枝大叶。4 颗粒大的:~沙子。5 声音低而大:~哑。~声~气。6 鲁莽:~鲁。~暴。~野。~犷。~俗。~笨。~人。~手~脚。7 略微:~略。~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