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板的拼音、解释、组词
拍板的简介:
pāi bǎn
1.打击乐器的一种。也称檀板﹑绰板。用坚木数片,以绳串联,用以击节。唐宋时拍板为六或九片,以两手合击发音,今拍板常由三片木板组成。 2.击节,打拍子。 3.商行﹑交易所拍卖货物采用竞争买卖方式时,双方讨价还价至适当价格时,由行所人员拍打木板,表示成交。亦泛指成交。 4.借指作出决定。
1.打击乐器的一种。也称檀板﹑绰板。用坚木数片,以绳串联,用以击节。唐宋时拍板为六或九片,以两手合击发音,今拍板常由三片木板组成。 2.击节,打拍子。 3.商行﹑交易所拍卖货物采用竞争买卖方式时,双方讨价还价至适当价格时,由行所人员拍打木板,表示成交。亦泛指成交。 4.借指作出决定。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乐器名。一种打击乐器,由三片坚木组成,两前一后,以细弦或布带连结。敲击时, 左手持后板,使下面突起的部分撞击前面两块木板发声。一般用於戏曲伴奏和器乐合奏,常与板鼓合用。 △鼓板、歌板 ◎
2. 打拍板。【例】他一边唱著,一边拍板,神情自怡。
3. 拍卖货物时用以表示成交的板子。【例】最后只见拍板重重落下,这件古董便以高价成交了!
1. 歌唱时拍打歌曲的节奏。如:「他看得津津有味,跟著一边拍板,一边哼。」
2. 拍卖货物时所用的一块板子。如:「一个小贩拿著一块拍板在路边吆喝叫卖。」
3. 乐器名。打击乐器。又名檀板:(1)由三块长方形紫檀或黄杨木板组成,前二块木板以细弦捆䌸,再以布带连结后面的单块木板。敲击时,左手持后板,使下端突起的部分撞击前面两块木板发声。用於戏曲伴奏和器乐合奏,常与板鼓合用,由鼓手兼操。也称为「的谷板」、「歌板」、「象板」、「牙板」。(2)南管音乐所使用的拍板称为「拍」,常为五片,演奏时右手执两片,左手执三片,互击之。
词语解析
拍板:这个词通常有以下几个含义:
-
确定决策或决定:在商务、行政或其他需要做出重要决策的情境中,某个人最终定下某个方案或决定。例如,在一场会议中,经过多轮讨论后,一个关键人物表示同意某个提议,并正式宣布这个提议将被采纳或实施。
-
敲打物品以确认动作完成:在实际操作中,有时会用到拍板来敲击桌子或其他物体,以确认某件事情已经确定。这种用法较为少见,更多地出现在描述性语言或特定情境中。
-
正式承认或认可:在某些语境下,“拍板”也可以用来形容对某个提议、方案或者计划的正式同意或认可。这往往意味着该提议已得到最终确认,并将被付诸实践。
造句
-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讨论,专家们终于在会议上拍板通过了这个创新的科研项目。
- 公司总经理在财务问题上的一句话,就是所谓的“拍板”,对整个公司的运营计划产生了重要影响。
- 在这次谈判中,双方领导人都表示愿意合作,最后领导之一的一声拍板标志着协议的正式达成。
- 对于这项改革措施,市长在多次听取汇报后终于拍板同意了实施。
- 确定设计方案之前,需要经过设计团队和客户之间的多轮讨论,最终由项目负责人拍板决定。
以上是关于“拍板”的详细解释及五个造句的例子。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