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巧成拙的拼音、解释、组词
弄巧成拙的简介:
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本想卖弄才能、聪明,却反而做了蠢事。比喻枉费心机。※语或出《五灯会元.卷三.江西马祖道一禅师》。
2. ※《五灯会元.卷三.江西马祖道一禅师》庞居士问:「不昧本来人,请师高著眼。」师直下觑1>;士曰:「一等没弦琴,唯师弹得妙。」师直上觑;士礼拜2>。师归方丈3>,居士随后。曰:「适来弄巧成拙。」又问:「如水无筋骨,能胜万斛舟。此理如何?」师曰:「这里无水亦无舟,说甚么筋骨?」 〔注解〕 (1) 觑:音ㄑㄩˋ,瞇著眼注视。 (2) 礼拜:合掌叩头表示恭敬。此指请教完毕的行礼。 (3) 方丈:僧寺住持所居之室。
3. 马祖道一,俗姓马,世人称为马祖,是中国禅宗史上最有声望的人物之一。马祖的禅法主要围绕著人达到觉悟解脱的心性依据和应当如何对待修行的问题。马祖以「平常心是道」、「即心是佛」大力弘扬禅风。马祖除了上堂示众的普说之外,对众多弟子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诲引导方法。在《五灯会元》中有一段记载马祖和庞居士的对话,大意是说马祖对庞居士自认为已经领悟本来面目,没有表示认可,只是眼睛往下看;对于说自己善弹无弦之琴表示默许,所以将眼睛往上看。马祖以动作回答,让庞居士自己省悟。庞居士觉得自己本想卖弄聪明,结果反而做了蠢事,实在是弄巧成拙。后来「弄巧成拙」被用来比喻枉费心机。
1. 本想取巧,却反而败事。指枉费心机。【例】不肯脚踏实地,总是想捡小便宜,往往容易弄巧成拙。
1. 本想取巧,却反而败事。有枉费心机的意思。《五灯会元.卷一六.净名法因禅师》:「祖师妙诀,别无可说。直饶钉嘴铁舌,未免弄巧成拙。」《封神演义》第五六回:「孩儿系深闺幼女,此事俱是父亲失言,弄巧成拙。」也作「弄巧反拙」。
《弄巧成拙》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或某个团体在处理事情时过于聪明反被聪明误,结果反而使事情变得更加糟糕。这个成语包含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意思。
详细解释:
- 弄:作;做。
- 巧:巧妙、聪明。
- 成:成为。
- 拙:笨拙、不灵便或不合时宜。
成语的整体含义是,原本希望通过巧妙的方法解决问题,结果反而导致了更加糟糕的局面。它告诫人们做事不可过于自以为是,要谨慎行事。
造句:
- 小明在解决家庭纠纷时太过注重策略和技巧,结果反而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弄巧成拙。
- 商家为了吸引顾客,在商品定价上做足了文章,但最终因价格过高而无人问津,真是弄巧成拙。
- 他本想通过复杂的计算来节省成本,却不料计算失误导致更大的损失,真是一次典型的弄巧成拙。
- 小李在面试中过于注重表现自我,结果说错话被公司拒绝了,这次经历让他明白了弄巧成拙的道理。
- 老板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设计了一套复杂的计划,但执行过程中却因为考虑不周导致项目停滞,这也是一次典型的弄巧成拙。
分词解释
nòng,lòng
1 玩耍,把玩:摆~。玩~。~臣(帝王所亲近狎昵的臣子)。~潮儿。戏~。~瓦(“瓦”是原始的纺锤,古代把它给女孩子玩,意为生女儿)。~璋(“璋”是一种玉器,古代把它给男孩子玩。意为生儿子)。2 做,干:~假成真。~明白。3 设法取得:~点钱花。4 搅扰:这事~得人心惶惶。5 耍,炫耀:搔首~姿。6 不正当地使用:~权。~手段。捉~。7 奏乐或乐曲的一段、一章:~琴。梅花三~。8 古代百戏乐舞中指扮演角色或表演节目。qiǎo
1 技能好,灵敏:~妙。~思。~劲。~干(gàn )。精~。轻~。乖~。心灵手~。~发奇中。2 美好:~笑(指美好的笑貌)。3 虚伪(特指语言):~言。~诈。~辩。~言令色。4 恰好:~合。~遇。恰~。chéng
1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3 变为:长~。变~。4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5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6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7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8 十分之一:增产三~。9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10 姓。zhuō
1 笨,不灵巧:笨~。弄巧成~。~劣。2 谦辞,称自己的:~作。~见。~笔。~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