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快书的拼音、解释、组词

山东快书的简介:

shān dōng kuài shū
曲艺曲种。流行于山东和华北、东北各地。起源于山东济宁等地,原名“武老二”,专演梁山英雄武松故事。1951年定名“山东快书”。演员以铜板或竹板击拍,以较快节奏念诵唱词。唱词基本为七字句。传统曲目多为英雄除暴安良故事。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起源于山东省济宁、临清地区的一种曲艺。约有一百余年历史,流行于山东、华北、东北各地。唱词以七字句为主,间以说白。表演者一面吟诵,一面击铜板伴奏,节奏较快,亦有用竹板击拍。传统曲目有武松传、鲁达除霸、马家店等。

山东快书》是一种源自中国山东省的传统曲艺形式,以其语言幽默、节奏明快而著称。这种表演通常以说唱的方式进行,内容多为历史故事或日常生活趣事等,通过生动的描述和夸张的语言来吸引观众。

详细解释

  • 起源与发展山东快书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发展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它最初是农民在田间地头即兴创作、表演的一种艺术形式,后来逐渐形成了较为规范的艺术形态。
  • 特点:以“快”著称,语言通俗易懂,善于运用民间笑话、谚语等元素增加趣味性;表演时速度极快,但又不失节奏感和韵律美。
  • 曲目类型:常见的有长篇大书如《武松打虎》、《潘金莲》,也有短小精悍的段子。

造句

  1. 小明对山东快书非常感兴趣,他常常在业余时间去听一些名家的表演。
  2. 山东快书以其独特的语言魅力吸引了众多观众,成为很多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3. 在这次文艺晚会上,李老师用生动有趣的山东快书为全场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4. 张师傅是山东快书的老艺人了,他的表演总是能让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5. 为了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居委会特地邀请了著名的山东快书表演艺术家来为大家带来精彩的演出。

分词解释

shān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4 姓。

dōng

1 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与“西”相对:~方。~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流。2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股~。~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3 请客出钱的人:作~。4 姓。

kuài

1 速度大,与“慢”相对:~车。~件。~步。~速。~捷。~马加鞭。2 赶紧,从速:赶~。3 将,就要;接近:天~亮了。4 灵敏:他脑子真~。眼明手~。5 锐利,锋利,与“钝”相对:王麻子刀剪真~。6 爽利,直截了当:爽~。心直口~。~人~语。7 高兴舒服:~乐。~意。痛~。愉~。~感。~事。~慰。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