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岔子的简介:

chà zǐ
1.事故,差错。 2.杈子。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事物发生意外变动或错误。《官场现形记》第三六回:「他说得如此老靠,断无不来之理,莫非出了岔子,又有什么变卦?」也作「岔儿」。

岔子》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使用范围相对较小。通常,“岔子”这个词用来形容某种事件或情况出现了意外或者不正常的现象、情形,有时也用于指代某个细节上的问题或是矛盾冲突发生的征兆。

详细解释

  1. 意译与引申义:在某些语境下,“岔子”可以被理解为“转折点”、“变故”、“矛盾”的意思。它常用来描述事物发展过程中突现的意外情况或出现的问题。
  2. 在口语中,有时也用于形容某件事情发生了不应该发生的情况,或是表示不快、矛盾等小问题。

造句

  1. 大家本来计划得很周密,没想到在这个关键时刻出现了岔子,导致整个行程都乱了套。
  2. 原本一切都很顺利的项目突然遇到了岔子,需要重新调整方案。
  3. 这两个人因为一点小事产生了分歧,看来是个不小的问题,不知道会不会成为两人关系之间的岔子
  4. 谈判本来进展得很顺利,但是一些小的岔子让双方都不太满意。
  5. 由于昨晚下了一场大雨,道路出现了一些问题,这成了旅行中的一大岔子

需要注意的是,“岔子”在日常交流中使用频率并不高,更多是出现在某些方言或特定语境中。在标准普通话中,更倾向于使用“变故”、“转折点”等更为正式的词汇来表达相似的意思。

分词解释

chà

1 山脉分歧的地方,亦指道路、河流分歧的地方:~道。~子。大沟小~。2 转移话题,未按原来的方向行进而偏到一边:打~。走~了。3 互相让开或调换:把这两个会的时间~开。4 方言,嗓音失常:~调(diào )。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