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质的拼音、解释、组词
斧质的简介:
fǔ zhì
也作“斧锧”。古代杀人的刑具:肉袒伏斧质请罪。
也作“斧锧”。古代杀人的刑具:肉袒伏斧质请罪。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刑法。置人于铁砧上,以斧砍之。斧质指诛戮之事。《汉书.卷三一.陈胜项籍传》:「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为从,南面称孤?孰与身伏斧质,妻子为戮乎?」也作「斧锧」。
《斧质》这一词汇在古代汉语中是指一种极为严厉的刑法,具体指的是以斧钺斩首并立即处决犯人的方法。它源自于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中的死刑执行方式之一,“斧”是用于砍头的工具,“质”则是古代的一种刑具,在这里代指执行的方式或手段。
详细解释:
- “斧”:在古代,通常指的是用以砍伐树木等重活的工具,也指用斧子进行斩首的执行方式。
- “质”:在《说文解字》中,“质”的意思有多种解释,其中之一是用于刑法中的刑具或执行的方式。此处特指死刑的执行手段。
造句:
- 古代为了彰显法律的威严和不可侵犯性,常常将施行斧质作为最极端的惩罚。
- 在某些历史记载中提及,有叛国贼的行为被判处了斧质之刑以示惩戒。
- 历史学家在研究古代刑法时提到过,斧质是当时最严厉的刑罚之一。
- 这个故事讲述了,在那个时代,犯下大罪的人将面临斧质之刑的命运。
- 古典文献中多次出现“斧质”一词,用以形容极其严重的罪行及其相应的惩罚。
注意事项:
由于“斧质”涉及古代严酷的刑法,使用时应注意其语境和场合,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敏感或不适。在现代汉语中很少直接使用这一词语。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