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编残简的拼音、解释、组词
断编残简的简介:
duàn biān cán jiǎn
编:穿简的细长皮条;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文章。
编:穿简的细长皮条;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文章。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编,串连简片的绳子。简,古代供书写用的狭长形竹、木片。断编残简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或文章。宋史˙卷三一九˙欧阳修传:好古嗜学,凡周、汉以降金石遗文、断编残简,一切掇拾。或作断简残编、残编断简、残章断简。
1. 编,串连简片的绳子。简,古代供书写用的狭长形竹、木片。断编残简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或文章。《宋史.卷三一九.欧阳修传》:「好古嗜学,凡周、汉以降金石遗文、断编残简,一切掇拾。」也作「断简残编」、「残编断简」、「残章断简」。
词语详解
断编残简
-
定义: "断编残简"是一个成语,指的是古籍中残缺不全、保存下来的零散篇章或片段。它形象地描述了那些由于年代久远、保存条件不当等原因导致的书籍内容不完整的情况。
-
来源: 这个词语出自古代文献和文人笔记,如《太平广记》等,常用于形容古籍中未能完全流传下来的部分。
-
用法: 通常用来形容文学作品或历史文献中的残缺部分,也可以比喻指生活或社会中的某种不完整状态。在现代汉语中,它更多地作为书面语使用,在正式的场合、文章或者文言文中较为常见。
造句
- 这些断编残简虽然历经沧桑,却仍不失其珍贵价值。
- 古人云:“断编残简亦能见真知。”即使是一点点的知识碎片,也足以启迪心智。
- 他在研究古籍时发现了不少断编残简,这些都是极为宝贵的研究材料。
- 这部小说的某些章节已经遗失了,留给后世的只留下了一些断编残简。
- 历史学家致力于收集各种断编残简,以还原那段失落的历史。
通过上述详细解释和造句,“断编残简”这一成语的具体含义以及如何在实际语境中使用得到了充分展示。
分词解释
断
duàn
1 长形的东西从中间分开:~裂。~层。~面。截~。~肠。~魂。~线风筝。2 不继续,禁绝:~粮。~水。~炊。~奶。~档。~流。~种(zhóng )。~交。~片。~续。~子绝孙。3 判定,决定:判~。诊~。~狱(审理和判决罪案)。4 一定,绝对:~乎不可。~然施行。
编
biān
1 用细条或带形的东西交叉组织起来:~结。~织。~扎。2 按一定的原则、规则或次序来组织或排列:~排。~目(编制目录或指已编成的目录)。~次。~年。~订。~配。~码。3 把材料加以适当的组织排列而成为书籍、报刊、广播电视节目等:~写。~译。~审。~修。~纂。~印。4 创作:~剧。~导。5 捏造:~瞎话。6 成本的书按内容划分的部分:正~。续~。简~。
残
cán
1 害,毁坏:~害。摧~。2 不完全,余下的:~余。~阳。~存。~废。~佚。苟延~喘。3 凶恶:~忍。~酷。凶~。
简
jiǎn
1 古代用来写字的竹板:竹~。~牍。~策。~册。2 书信:~帖。~札。信~。书~。3 不复杂:~单。~易。~略。~要。~便。~洁。~练。册繁就~。言~意赅。4 选择:~拔。~选。~任。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