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纸余墨的拼音、解释、组词
断纸余墨的简介:
duàn zhǐ yú mò
断、余:残存的。零星或残存的墨迹。
断、余:残存的。零星或残存的墨迹。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有诗文、墨迹的残余纸片。宣和书谱˙卷十二˙行书六˙蔡京:其书为本朝第一,而京独神会心契,得之于心,应之于手,可与方驾议者,谓飘逸过之,至于断纸余墨,人争宝焉。
1. 有诗文、墨迹的残余纸片。《宣和书谱.卷一二.行书六.蔡京》:「其书为本朝第一,而京独神会心契,得之于心,应之于手,可与方驾议者,谓飘逸过之,至于断纸余墨,人争宝焉。」
《断纸余墨》这个词语通常用来形容书法或书写中未完成的作品,或者泛指那些残缺不全、未能完全实现的想法或计划。这里的“断纸”指的是被中断或未使用的纸张,“余墨”则是剩余的墨水,形象地描绘出一种尚未完成的状态。
详细解释
- 断纸:这里不仅是指被撕破或者废弃的纸张,更深层次地,可以理解为某个项目、计划或想法在进行中遇到了障碍,被迫中断。
- 余墨:意味着虽然书写或创作过程被打断了,但还是留下了部分成果。这些未完成的作品或思想就像是剩余的墨水一样,尽管不完整但仍具有价值。
造句
- 尽管这篇论文《断纸余墨》,作者仍努力在最后补充和完善他的观点。
- 这次项目虽然中途因资源短缺而《断纸余墨》了,但我们从中学到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 虽然这次演讲的结尾有些许《断纸余墨》,但整体上还是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 在创作过程中遇到挫折并不罕见,《断纸余墨》的作品同样可以展示创作者的努力和思考过程。
- 我们应该珍视那些《断纸余墨》的经历,它们都是我们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句子通过不同的场景,表达了“断纸余墨”这一概念的多样性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分词解释
断
duàn
1 长形的东西从中间分开:~裂。~层。~面。截~。~肠。~魂。~线风筝。2 不继续,禁绝:~粮。~水。~炊。~奶。~档。~流。~种(zhóng )。~交。~片。~续。~子绝孙。3 判定,决定:判~。诊~。~狱(审理和判决罪案)。4 一定,绝对:~乎不可。~然施行。
纸
zhǐ
1 用植物纤维制成的薄片,作为写画、印刷书报、包装等用:~张。~币。~烟。~上谈兵(喻空谈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洛阳~贵(称誉别人的著作)。金迷~醉。2 量词,指书信、文件的张数:一~空文。
余
yú
1 文言代词,我:“~将老”。2 剩下来的,多出来的:剩~。~粮。~兴。~悸。~孽。节~。~生。~荫(指前人的遗泽,遗留的庇荫)。~勇可贾(gǔ)(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3 十、百、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十~人。4 后:“劳动之~,欢歌笑语。”5 农历四月的别称。6 姓。
墨
mò
1 写字绘画用的黑色颜料:一锭~。~汁。~盒。~迹。~宝(珍贵的字画。亦用来尊称别人写的字、画的画)。2 写字画画用的各色颜料:~水。油~。粉~登场。3 黑色或接近于黑色的:~黑。~面(a.黑的脸色;b.指墨刑)。~镜。~绿。~菊。~晶(黑色的水晶)。4 贪污:贪~。~吏。5 古代一种刑罚,在脸上刺字并涂墨(亦称“黥”):~刑。6 姓。7 古同“默”,缄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