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的拼音、解释、组词

周文王的简介:

zhōu wén wáng
商朝末期周族领袖。姬姓,名昌,商纣王封他为西伯,故又叫伯昌。曾被纣王囚禁于羑里(今河南汤阴北)。后来以岐山周原(今陕西扶风)为根据地,兼并附近的诸侯国,国势强盛。在位五十年。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帝号。姓姬名昌,生卒年不详。商纣时为西伯,建国于岐山之下,积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纣王进谗言,而被囚于羑里,后得释归。益行仁政,天下诸侯多归从,子武王有天下后,追尊为文王。

词语:周文王

释义与背景: "周文王",指的是西周的奠基者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他是周朝的第一个君主,也是周武王的父亲。在历史上,他被尊为圣人、明王,并且在儒家经典中经常被提及。周文王善于治理国家,提倡礼制和德政,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改善民生,巩固统治基础。

详细解释: - 名号来源: 因为姬昌善于文治,所以被称为“文王”,与后来的武王相对应。 - 贡献与事迹: 他重视人才,广纳贤士,如姜子牙、闳夭等人;在国政上实行仁政,重视教育和文化的发展。他还整理了古代文献《周易》,奠定了后世对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影响。

造句示例:

  1. 历史学家认为,周文王是历史上的一位智者,他的治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 虽然周文王在位时未能亲眼见证周朝的统一与繁荣,但他奠定的基础足以支撑后世武王完成统一大业。
  3. 周文王被尊称为圣人,在儒家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他倡导的仁政思想对后来的政治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4. 在《封神榜》这部小说里,周文王的形象更加丰富,不仅展现了他的政治智慧,还体现了他对人民的爱护之情。
  5. 作为一位卓越的君主,周文王不仅是周朝的奠基者,其对后世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贡献也使他成为历代帝王中的一位佼佼者。

这些句子不仅展现了周文王在历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同时也强调了他在治国理念和政治实践方面的独特之处。

分词解释

zhōu

1 圈子,环绕:~围。~天。~转(zhuǎn )。~匝(①环绕;②周到)。2 普遍、全面:~身。~延。~全。~游。3 时期的一轮,亦特指一个星期:~岁。~年。~期。~星(十二年)。上~。4 完备:~到。~密。~详。~正(端正)。~折(事情进行不顺利)。5 给,接济:~济。6 中国朝代名:西~。东~。北~。后~。7 姓。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wáng,wàng

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国。~法。公子~孙。~朝(cháo )。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公。~侯。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蜂~。~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4 大:~父(祖父)。~母(祖母)。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