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纪的拼音、解释、组词

国纪的简介:

guó jì/jǐ
1.国家的礼制法纪。 2.治理国家的人。 3.指本朝的编年史。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国家的法律、礼制。《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干国之纪,犯门斩关。」《国语.晋语四》:「夫礼,国之纪也。」

2. 善于治理国家的人。《管子.侈靡》:「择其好名,因使长民。好而不已,是以为国纪。」唐.尹知章.注:「其有好虚誉之名者,则择之,使为兴利者之长。好名不已,财乃弥积,故为国纪。」

国纪》一词在古代中国文献中出现,通常与国家的法律、典章制度有关。这个词组一般指的是国家的政治法规和传统的社会规则体系。“纪”在这里有“记载”、“规定”的意思,“国纪”即是一个国家立下的规范和规矩。

详细解释

  • :指国家。
  • :可以理解为法则、制度或者记录。在古代,这个词有时候用来指代王朝的典章制度。

在现代语境中,“国纪”这一词汇较为少见或不太常用,在某些特定的文化讨论或者历史文献研究中可能会提及。它更多地象征着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国家治理的基本框架。

造句

  1. 国纪》是历代统治者用来规范社会秩序、维护王朝稳定的基石。
  2. 在那个时代,《国纪》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证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至关重要。
  3. 对于研究古代中国法律体系的学者来说,《国纪》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资料之一。
  4. 国纪》中不仅包含了关于刑法的内容,还有许多关于礼仪、道德规范的规定。
  5. 尽管现代社会已经超越了《国纪》所处的时代背景,但其对于理解当时社会结构和治理方式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些句子旨在帮助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国纪”这一词汇。需要注意的是,“国纪”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词组,上述造句更多地是为了示例表达相关概念。

分词解释

guó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3 姓。

jì,jǐ

1 记载:~年。~元。~行(xíng)。~实。~念。~传(zhuàn )体(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史实,“纪”是帝王本纪,“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事本末体(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重要事件为纲,将一段历史完整地记载下来)。2 记年代的方式:一~(古代指十二年)。世~(一百年)。3 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二级,纪以下为“世”,纪以上为“代”。4 法度:~律。违法乱~。5 散丝的头绪:丝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