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之国的拼音、解释、组词

上党之国的简介:

shàng/shǎng dǎng zhī guó
1.指中原诸国。

  • AI解释

上党之国》并不是一个常见或标准的历史或文学术语,可能指的是特定历史时期、地理位置或文化背景下对某一区域或国家的称呼。根据不同的上下文,“上党”在中国历史上多指位于现今山西省东南部的一片地区。如果“之国”进一步指的是某个具体的时间段或者特定国家的名称(如战国时期的“赵国”,其领土曾包括上党地区),则需要更具体的背景信息来准确解释。

不过,按照通常的理解和假设,“上党之国”可能是指某个时期内对上党地区的描述性称呼。以下是对这一概念的可能解释,并提供五个造句:

  1. 解释:“上党之国”可能是历史上某一特定时期的表述方式,用来指称某一个以上党地区为核心或主要部分的国家、政治实体或者行政区域。

  2. 造句:

  3. 战国时期,赵国曾试图争夺上党之国的战略要地。
  4. 史学家在研究古代文献时发现,有些记录提到了“上党之国”的存在与变迁。
  5. 上党之国的地理位置独特,使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6. 在历史小说《上党风云》中,主人公就是一位试图恢复昔日上党之国辉煌的英雄人物。
  7. 研究者指出,“上党之国”一词在不同文献中出现的形式和含义有所差异,需要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加以分析。

请注意,这些造句是基于假设情景构建的,并未直接引用真实历史记录。如果“上党之国”具有特定的历史意义或文化背景,请提供更多信息以进行更准确地解释。

分词解释

shàng,shǎ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5 去,到:~街。6 向前进:冲~去。7 增加:~水。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9 涂:~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11 拧紧发条:~弦。12 登载,记:~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dǎng

1 为了政治目的结合起来的团体:~派。~团。~委。~员。~章。~阀。~风。~纪。2 意见相合的人或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团体:~羽。朋~。死~。3 指亲族:父~。母~。妻~。4 古代地方组织,以五百家为一党。5 姓。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guó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