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维埃的拼音、解释、组词

苏维埃的简介:

sū wéi āi
1.原苏联中央和地方各级的国家权力机关。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叫“苏维埃”。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委员会或代表会议。为俄语Soviet的音译。初为革命领导机关,由工人代表组成。西元一九一七年二月革命,至列宁控制苏维埃大会以建立共产党政权后,即成为前苏联政制上的基本组织。

苏维埃》一词源自俄语“Совет”,意为“会议”或“委员会”。在历史上,它特指一种由工人、士兵和平民组成的革命政权形式。在中国,苏维埃一般指的是1927年至1937年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

详细解释

  1. 概念来源:来自俄语“Совет”,意为“会议”或“委员会”。在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核心政治制度。
  2. 中国历史背景:在中国,“苏维埃”一词主要与1928年至1937年间建立的红色区域政府相关。这些政权是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核心机构,旨在代表广大工农群众的利益。
  3. 组织结构苏维埃政府通常包括人民委员会(或称“工农兵代表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下设多个部门负责具体行政工作。

造句

  1.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多个地区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为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和理论准备。
  2. 苏维埃政府注重农民问题,在土地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3. 红军在根据地建设中,广泛吸收了群众参与管理,体现了苏维埃制度的独特之处。
  4. 通过苏维埃组织形式,共产党得以深入农村,动员和组织民众。
  5.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不仅是军事斗争的结果,也是中国革命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分词解释

sū,sù

1 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2 指须头下垂物:流~。3 昏迷中醒过来:~生。~醒。死而复~。4 缓解,解除:以~其困。5 特指“江苏省”、“苏州市”:~剧。~绣(苏州的刺绣)。6 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7 姓。8 见“ 噜 ”字“噜苏”。

wéi

1 系,连结:~系。~絷。2 保持:~持。~护。~修。~生素。3 纲:纲~(总纲,亦指法度)。4 数学名词,几何学及空间理论的基本概念,通常的空间有“三维”,平面是“二维”,直线只有“一维”。5 思考:思~(亦作“思惟”)。6 以,因为:“~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7 文言助词,用于句首或句中:~新。~妙~肖。8 姓。

āi

1 灰尘:尘~。2 公制长度单位,一万万分之一厘米,常用以表示光波的波长及其他微小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