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囊的拼音、解释、组词
诗囊的简介:
shī náng/nāng
1.贮放诗稿的袋子。语本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1.贮放诗稿的袋子。语本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盛诗稿的锦囊。宋.陆游〈春日杂赋〉诗:「退红衣焙熏香冷,古锦诗囊觅句忙。」
2. 诗情。元.纳新〈送道士张宗岳奉贺正旦表朝京竣事还龙虎山〉诗:「河朔游尘随骑气,江南清梦入诗囊。」
《诗囊》这一词汇并非传统汉语中常见或固定的成语、术语,它更多是文学创作中的一个形象表达。在诗词或散文中,“诗囊”通常被用来比喻装满诗人创作灵感和素材的小书袋或者随身携带的器具。这种表达源自古代文人墨客对于诗意生活的描绘与向往,象征着诗人随时随地捕捉生活点滴、自然景象以及内心感悟的习惯。
详细解释
- 来源:“诗囊”一词最早可能源于唐代诗人的描述或绘画作品中的意象,后来逐渐成为文学创作中的一种修辞手法。
- 含义:通过“诗囊”,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敏锐感知力和随时捕捉灵感的习惯。它不仅仅是一个物理意义上的书袋或者容器,更是一种精神象征——承载着诗人情感、想象和创造力的载体。
- 文化背景:在中国古代文人文化中,诗人的创作环境往往不拘一格,他们常常随身携带一些工具或书籍以备随时记录灵感。这种生活方式被理想化为“诗意栖居”的一种状态。
造句
- 在他那充满书香的书房里,一个简单的布袋装满了各种大小的纸条和笔记,它们都是他的诗囊,承载着他灵感的火花。
- 每当漫步于山水之间,她总习惯将自己的感受和所见所闻记录在小册子中,这些便成为了她的“诗囊”,为未来的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 他年轻时游历四方,随身携带一个竹编的小篓子,里面装着纸笔、墨砚,还有一个小小的酒壶——这些都是他的“诗囊”,是他诗意生活的一部分。
- 那位老诗人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几乎随时随地都在思考和记录,仿佛他的每一根头发都在提醒自己要时刻准备接住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火花,这便是他心中的“诗囊”。
- 她习惯将日常生活中的小片段、自然景色以及内心的感受都记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这样的生活状态为她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这些手抄笔记就成了她的“诗囊”。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