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嘴皮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耍嘴皮子的简介:

shuǎ zuǐ pí zi
指光说不做。也指卖弄口才(含贬义)。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卖弄口才。如:小李很会耍嘴皮子,死的都会被说成活的。尽说不做。如:你别尽在一旁耍嘴皮子,还是过来帮忙吧!

1. 卖弄口才。如:「小李很会耍嘴皮子,死的都会被说成活的。」

2. 尽说不做。如:「你别尽在一旁耍嘴皮子,还是过来帮忙吧!」

《耍嘴皮子》是一个汉语成语,主要用于描述那些擅长用言辞巧妙地应对问题、绕过困境或取悦他人的人。这个词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通常用来形容那些通过花言巧语、机智应对来达到目的的人。

详细解释:

  • :在这里是指施展、运用。
  • 嘴皮子:口语中对嘴巴及其活动能力的称呼,在这里特指说话的能力和技巧。
  • 《耍嘴皮子》 整体意思是指那些擅长用巧妙的语言来应对各种情况的人,尤其是通过言语机智地绕过问题或达到个人目的。

造句:

  1. 小王是个典型的《耍嘴皮子》高手,在与客户谈判时总能轻轻松松地说服对方。
  2. 老板批评了小李《耍嘴皮子》,说他不该只顾自己狡辩,应该更关注实际工作。
  3. 他的这种《耍嘴皮子》的作风让同事们都不太喜欢和他打交道。
  4. 在辩论赛上,张明凭借出色的《耍嘴皮子》技巧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支持。
  5. 有时候,《耍嘴皮子》虽然能让人暂时脱困,但长期来看并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

请注意,在实际使用中,这个成语往往带有批评或讽刺的意思。

分词解释

shuǎ

1 游戏:玩~。~笑。2 玩弄,戏弄:~弄。~猴。3 舞动,施展:~滑。~手艺。~手腕。

zuǐ

1 口,动物吃食,发音的器官,亦指说话:~巴。~头。~快。~严。~直。~软。~笨。~馋。张~。~甜心苦。2 形状或作用像嘴的东西:山~。壶~儿。

1 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毛。2 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裘~。3 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封~。书~。4 表面:地~。5 薄片状的东西:豆腐~。6 韧性大,不松脆:花生放~了。7 不老实,淘气:顽~。8 指橡胶:胶~。~球。9 姓。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