蔽膝的拼音、解释、组词
蔽膝的简介:
bì xī
1.亦作"蔽?"。 2.围于衣服前面的大巾。用以蔽护膝盖。
1.亦作"蔽?"。 2.围于衣服前面的大巾。用以蔽护膝盖。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代系在衣前的护膝围裙。《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三国志.卷五○.吴书.妃嫔传.吴主权潘夫人传》:「得幸有娠,梦有以龙头授己者,己以蔽膝受之,遂生(孙)亮。」也作「敝膝」。
《蔽膝》是古代中国服饰文化中的一种重要配饰,主要指的是遮盖膝盖部位的服装。它通常作为礼服的一部分存在,多用于较为正式或隆重的场合,如贵族宴会、祭祀等。蔽膝在不同朝代有着不同的形式和材质:周朝时期多为织锦制成的图案装饰品;秦汉以后则逐渐发展为更加简单的布料制品。
造句:
- 在古代的宫廷宴会上,那些地位尊贵的大臣们身着华服,佩戴了华丽的蔽膝。
- 据史书记载,周朝的贵族在重要仪式上都会穿上装饰精美的蔽膝以示庄重。
- 蔽膝作为一种传统服饰配件,在某些现代汉服爱好者中仍然被使用或作为收藏品存在。
- 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提到“衣袂翩翩、蔽膝飘扬”的场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 为了重现古代文化氛围,博物馆举办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服饰展览”,其中就展出了各式各样的蔽膝。
以上例子展现了蔽膝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及其象征意义。需要注意的是,“蔽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较为专业词汇,主要用于学术研究或特定的文化讨论场合。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