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风余烈的拼音、解释、组词

遗风余烈的简介:

yí fēng yú liè
前人留传的风教和业迹。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前人所留下的美好教化与功业。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夫乐本情性,浃肌肤而臧骨髓,虽经乎千载,其遗风余烈尚犹不绝。宋˙苏轼˙六一泉铭:尝试与子登孤山而望吴越,歌山中之乐而饮此水,则公之遗风余烈,亦或见于斯泉也。亦作遗芳余烈。 

1. 前人所留下的美好教化与功业。《汉书.卷二二.礼乐志》:「夫乐本情性,浃肌肤而臧骨髓,虽经乎千载,其遗风余烈尚犹不绝。」宋.苏轼〈六一泉铭〉:「尝试与子登孤山而望吴越,歌山中之乐而饮此水,则公之遗风余烈,亦或见于斯泉也。」也作「遗芳余烈」。

遗风余烈》详细解释

遗风余烈

  • 释义:“遗风余烈”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文献,用来形容一个人虽然去世了,但他的风尚、德行和功绩依然被人铭记和传颂。这可以理解为一种精神或品德的传承。

  • 用法:通常用来描述某人的高尚行为、美德或重大成就对后人产生的深远影响。

造句

  1. 这位先贤虽已故去,但其遗风余烈却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努力前行。
  2. 学校里常常举行纪念活动,以此来传承和发扬老校长的遗风余烈
  3. 他不仅是我的长辈,更是我心中的榜样,他的遗风余烈将永远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
  4. 我们应当继承先辈们的遗风余烈,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5. 虽然他已经不在了,但他在工作上的遗风余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分词解释

1 丢失:~失。~落。2 漏掉:~忘。~漏。3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路不拾~。4 余,留:~留。~俗。~闻。~址。~风。~憾。~老(➊经历世变的老人;➋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5 死人留下的:~骨。~言。~嘱。6 不自觉地排泄:~尿。~精。7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传。8 抛弃:~弃。

fēng,fěng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 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8 姓。

1 文言代词,我:“~将老”。2 剩下来的,多出来的:剩~。~粮。~兴。~悸。~孽。节~。~生。~荫(指前人的遗泽,遗留的庇荫)。~勇可贾(gǔ)(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3 十、百、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十~人。4 后:“劳动之~,欢歌笑语。”5 农历四月的别称。6 姓。

liè

1 火势猛;引申为猛,厉害:~火。~焰。~酒。~马。~性。激~。剧~。2 气势盛大:轰轰~~。3 刚直,有高贵品格的;为正义而死难的:~女。壮~。先~。~士。4 功业:功~。5 古同“列”,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