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良辅的拼音、解释、组词
魏良辅的简介:
wèi liáng fǔ
明代戏曲音乐家。字尚泉,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寄居太仓(今属江苏)。嘉靖年间,由张野塘等协助,在原昆山腔基础上,吸收海盐、余姚、弋阳诸腔的长处,形成新声,称“水磨调”,即昆腔。著有《曲律》(一名《南词引正》)。
明代戏曲音乐家。字尚泉,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寄居太仓(今属江苏)。嘉靖年间,由张野塘等协助,在原昆山腔基础上,吸收海盐、余姚、弋阳诸腔的长处,形成新声,称“水磨调”,即昆腔。著有《曲律》(一名《南词引正》)。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人名。(西元1522~1572),明豫章(今江西南昌)人。精音律,喉能转音,自制水磨腔,其音高于宋之燕乐,遂变弋阳、海盐故调为昆腔,邑人梁辰鱼作《浣纱记》付之,是为昆曲之始。
《魏良辅》这个名字实际上并没有直接与一个明确的成语或固定词汇相关联,它主要指的是明代著名音乐家、戏曲革新家魏良辅。因此,下面我将从他的背景和成就出发,提供相关的描述,并尝试构造五个句子。
魏良辅简介
魏良辅(1529-1602),是明代著名的曲师,被誉为“昆剧鼻祖”。他擅长改革南戏的演唱形式,尤其对昆山腔的改良有重大贡献。他与梁辰鱼合作创作了《浣纱记》,这部作品被认为是昆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之作。魏良辅在戏曲音乐方面的革新,不仅丰富了中国戏曲的表现形式,还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造句示例
- 昆山腔的起源与发展与魏良辅密不可分。
- 魏良辅所创立的唱法被后人称为“水磨调”。
- 在苏州,很多学校会教授关于魏良辅及其对昆曲贡献的历史课程。
- 为了纪念魏良辅对戏曲艺术的巨大影响,文化部门举办了一系列讲座和演出活动。
- 魏良辅不仅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也是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人物之一。
请注意,上述造句是根据魏良辅及其成就进行的大致描述,并非具体历史记载或文学作品中的直接引用。
分词解释
魏
wèi
1 古代宫门上的楼台:~阙(古代宫门上所建的巍然高出的台阙,因下边两旁有悬布法令的地方,所以亦用来代指朝廷)。2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北部、陕西省东部、山西省西南部和河北省南部等地。3 中国历史上的三国之一。4 中国历史上的北朝之一:北~。~碑(北朝碑刻的统称)。5 姓。
良
liáng
1 好:~好。善~。~辰美景。消化不~。~莠不齐。2 善良的人:除暴安~。3 很:~久。获益~多。用心~苦。4 姓。
辅
fǔ
1 古代夹在车轮外旁的直木,每轮二木,用以增加车轮载重支力。2 帮助,佐助:~佐(协助,多指政治上)。~弼。~助。~导。~相(xiàng )。3 古代指京城附近地区:畿~。4 人的颊骨:~车相依(“车”,指牙床,喻互相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