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让的拼音、解释、组词

齿让的简介:

chǐ ràng
1.以年岁大小相让,示长幼有序。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以年岁相互礼让,表示长幼有序。《礼记.文王世子》:「将君我,而与我齿让,何也?」

词语“齿让”在古代汉语中是指年龄或职位长者应当优先,年轻者或职位低者应谦让的一种传统礼仪。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描述社会交往中的礼节和行为规范。“齿”,指人的牙齿,这里借指人;“让”,是谦让、尊重的意思。

详细解释:

  • “齿”:古代用牙齿的数目来表示人的年龄或辈分,因此“齿”常被用来作为年长者的象征。
  • “让”:表示谦逊和礼让的态度。在古时社会中,“让”的行为是体现个人修养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

造句:

  1. 在这次家庭聚会中,长辈们表现出极高的“齿让”,年轻一辈也懂得尊重长者的意愿。
  2. 学校里,学生之间遵循着“齿让”的原则,年长的学生往往被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3. 公司内部,“齿让”文化盛行,新入职的年轻人非常尊敬资历更老的同事,这促进了团队之间的和谐相处。
  4. 在传统节日庆典上,人们会特别注重体现“齿让”,以维护家族和睦与社会秩序。
  5. 村落里的长者们通过“齿让”的行为来教导后代要尊老爱幼、互相帮助。

以上就是对词语《齿让》的解释以及五个造句的例子。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词语。

分词解释

齿

chǐ

1 人和动物嘴里咀嚼食物的器官(通常称“牙”):牙~。~腔。~髓。~龈。~冷(笑必开口,笑的时间长了,牙齿就会感到冷。因谓讥笑于人,如“令人~~”)。2 排列像牙齿形状的东西:~轮。锯~。梳子~儿。3 因幼马每岁生一齿,故以齿计算牛马的岁数,亦指人的年龄:马~徒增(旧时自谦年长无能)。4 并列:不~(不能同列或不与同列,表示鄙弃)。5 谈到,提及:~及。不足~数。6 触:~剑(触剑受刀,指被杀或自刎)。

ràng

1 不争,尽(jǐn)着旁人:~步。~位。谦~。2 请:~茶。3 许,使:不~他来。4 任凭:~他闹去。5 被:~雨淋了。6 索取一定代价,把东西给人:出~。转(zhuǎn )~。7 闪避:~开。当仁不~。8 责备,谴责:“二世使人~章邯”。9 古同“攘”,侵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