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粝食的拼音、解释、组词

布衣粝食的简介:

bù yī lì shí
形容生活清苦。同“布衣蔬食”。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形容生活俭仆。唐.房鲁.上节度使书:「其愧非愧布衣粝食,饥僮蹇驴也。所以愧者,彼何人也?予何人也?」亦作「布衣蔬食」。

1. 形容生活俭朴。唐.房鲁〈上节度使书〉:「其愧非愧布衣粝食,饥僮蹇驴也。所以愧者,彼何人也?予何人也?」也作「布衣蔬食」。

布衣粝食》是一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的文人雅士或普通百姓的生活习惯与态度。其中,“布衣”指的是粗布衣服,象征普通、朴素;“粝食”则是指粗糙的食物,一般形容食物简单、不精美的状态。“布衣粝食”合在一起,用来形容人的生活简朴,没有奢华享受。

【详细解释】 1. 从字面上理解:穿着普通的麻布衣服,吃着粗粮。 2. 深层次含义:指人不追求物质上的奢侈和豪华,注重精神层面的满足与自由。常用于赞扬那些能够保持节俭、淡泊名利的人。

【造句】 1. 虽然他身为朝廷重臣,但平时依旧保持着布衣粝食的生活习惯。 2. 陶渊明先生一生坚持归隐山林,过着布衣粝食的简单生活,只为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3. 为了专心科研,他拒绝了公司提供的优厚待遇和豪华条件,选择过起了布衣粝食的日子。 4. 在现代都市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往布衣粝食的生活方式,追求简单与纯粹的价值观。 5. 像古代的隐士一样,他们选择布衣粝食,宁愿生活在自然中,也不愿为世俗所累。

分词解释

1 棉、麻及棉型化学短纤维经纺纱后的织成物:~匹。~帛。~衣。2 古代的一种钱币。3 宣告,对众陈述:宣~。发~。~告。开诚~公(推诚相见,坦白无私)。4 分散到各处:散~。遍~。星罗棋~。5 流传,散播:~道。~施。6 做出安排:~置。~景。~局。7 姓。

1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服。~着(zhuó)。~冠。~架。~锦还(huān)乡。2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炮~。糖~。肠~。3 姓。

shí,sì,yì

1 吃:~肉。~欲。2 吃的东西:~品。粮~。零~。丰衣足~。3 俸禄:“君子谋道不谋~”。4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