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兵的拼音、解释、组词

提兵的简介:

tí/dī/dǐ bīng
1.率领军队。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率领军队。《三国演义》第三一回:「父亲病体未痊,不可远征,儿愿提兵前去迎敌。」《儒林外史》第一回:「只有太祖皇帝起兵滁阳,得了金陵,立为吴王,乃是王者之师;提兵破了方国珍,号令全浙乡村镇市,并无骚扰。」

词语“提兵”在古代汉语中主要指的是调动军队、带兵前往某个地方,现代有时也用以比喻调动人力或物力。

详细解释:

  • :意为拿起、带领。
  • :在这里特指军队。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泛指力量或者资源。

提兵”一词通常用于描述军事行动中将领调度兵力的过程,或是形容大规模调动军队的场景。

造句:

  1. 按照军师的建议,他迅速提兵北上,准备迎战北方进犯之敌。
  2. 这次战争的胜败取决于我们能否及时提兵前往支援友军。
  3. 提兵出城是件大事,务必选择最合适的时机和路线。
  4. 为了确保胜利,将军决定在夜晚悄悄提兵绕后。
  5. 朝廷得知边疆告急的消息后,立即命各路将领提兵增援。

这些句子形象地展示了“提兵”一词在不同情境下的运用。

分词解释

tí,dī,dǐ

1 垂手拿着有环、柄或绳套的东西:~壶。~灯。~篮。~包。~盒。~纲挈领。2 引领(向上或向前等):~心吊胆。~升。~挈。~携。3 说起,举出:~起。~出。~醒。~倡。~议。~名。~案。~要。4 将犯人从关押之处带出来:~审。~犯人。5 率领,调遣:~兵。6 取出:~取。~货。7 汉字笔形之一,即挑。8 舀取油、酒等液体的一种用具:油~。酒~。9 古代鼓名:“师帅执~”。10 姓。

bīng

1 武器:~器。~刃。~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2 战士,军队:~士。~卒。~丁。~戎相见(指武装冲突)。3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法。~家。~机。~衅(战争的争端)。~书。~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荒马乱。~贵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