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犁的拼音、解释、组词

扒犁的简介:

bā lí
1.雪橇的别名。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黑龙江结冰时在冰上行走的工具,即雪橇。清.杨宾《柳边纪略》卷四:「扒犁,土人曰法喇,以木为之,犁而有架,车而无轮,辕长而软,雪中运木者也,驾以牛。」也作「爬犁」。

《扒犁》一词是旧时中国北方地区对一种交通工具的称呼,也被称为“爬犁”或“冰橇”。它主要用于冬季在冰雪覆盖的地面上运送货物或者人员。扒犁通常由一根长长的木杆和一个用于装载物品的木制托盘组成,有时也会配备一个座席供乘客乘坐。

详细解释

  • 结构:扒犁主要由两部分构成——拖拽工具(通常是长而尖锐的金属或木材制成的拖刀)和载物平台。拖刀固定在车体前部下方,用于在冰面上挖掘出一条滑行路径;载物平台则可以装载各种物品或者乘客。
  • 使用场景:扒犁主要在冬季寒冷且积雪覆盖地区使用,尤其是在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东部等地。它既可以用于运输物资如木材、粮食等,也可以作为交通工具运送人。
  • 文化背景:扒犁不仅是一种实用的工具,也是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在某些传统节日或民俗活动中也能见到它的身影。

造句

  1. 冬天在东北的大兴安岭里,农民们常常使用扒犁来运输木材到市场去卖。
  2. 尽管今天已经很少有人继续使用传统的扒犁了,但在一些乡村节日中还是可以看到它被用来展示传统文化。
  3. 在过去,扒犁是北方地区冬季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人们可以乘坐它在厚厚的雪地上自由穿梭。
  4. 虽然现代运输工具更加先进和方便,但当地人依然会偶尔使用扒犁来进行特定的活动或比赛。
  5. 传统手工艺品中,不乏以扒犁为原型制作的小模型作为旅游纪念品出售。

分词解释

bā,pá

1 抓住,把着:~车。~墙头儿。2 刨开,挖:~坑。~堤。3 剥,脱:~皮。~掉伪装。4 拔:勿剪勿~。5 拨动:~拉。~开草棵。

1 耕地的农具:~杖。~铧。~头。木~。2 用犁耕地:~地。~庭扫闾(喻彻底摧毁敌巢。亦称“犁庭扫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