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法的拼音、解释、组词
护法的简介:
hù fǎ
①卫护佛法。②卫护佛法的人。后来指施舍财物给寺庙的人。③卫护国法。
①卫护佛法。②卫护佛法的人。后来指施舍财物给寺庙的人。③卫护国法。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佛家指护持佛法的人。【例】不动明王菩萨是佛学密宗的护法。
2. 随侍于佛教或道教主神旁边的人,负有守卫的责任。【例】武侠小说中,教主身旁的护法通常都怀有极高强的武功。
3. 维护法纪。【例】【例】复辟事件后,北方政府段祺瑞不肯恢复国会。国父孙中山先生为了维护临时约法,便于广州组织军政府,号召护法,举兵北伐。
1. 佛家指护持佛法的人。
2. 随侍于佛教或道教主神旁边的人,负有守卫的责任。《西游记》第一六回:「众人悚惧,才认得三藏是种神僧,行者是尊护法。」
3. 拥护国法。如:「护法之役」。
4. 保护。《豆棚闲话.第六则》:「又请了几个废弃的乡宦,假高尚的孝廉,告老打罢的朋友,从边护法。」
5. 人名。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大师。约生于六世纪中叶。曾任印度那烂陀寺的住持。其唯识学说继承陈那大师的传统,但在认识论上则主张有见分、相分、自证分和证自证分,佛教史上称为「四分家」。著有《广百论释》、《成唯识宝生论》等传世。
《护法》这个词在汉语中通常指的是佛教或道教中保护宗教典籍、寺庙以及僧侣的一种职位或角色,也可以指代那些守护法律、维护正义的人。它具有双重含义:
-
在宗教语境下,“护法”指的是为维护和发展某一宗教教义而奋斗的人员,这类人可能负责保护宗教文化遗产,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宗教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
在更广泛的社会或文化意义上,它可以指代那些为正义、真理而斗争的人士。
以下是五个使用“护法”的造句:
- 他自小便立志成为一位护法,守护佛法,弘扬正道。
- 在这次活动中,李警官作为法律的护法者,全力维护了现场秩序。
- 莲花寺有一支由资深僧侣组成的护法团队,他们负责日常寺庙的保护和管理事务。
- 他是一名社会活动家,致力于成为正义与公平的守护者,是时代的护法。
- 在《西游记》这部作品中,孙悟空被赋予了“齐天大圣”的称号,同时他也是一位无畏的护法。
分词解释
护
hù
1 使不受侵犯和损害:保~。~卫。~理。~士。~航。~林。辩~。守~。2 救助:~护。3 掩蔽,包庇:~短。庇~。
法
fǎ
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办。~典。~官。~规。~律。~令。~定。~场。~理。~纪。~盲。~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制。~治。犯~。守~。合~。宪~(国家的根本大法)。政~。奉公守~。逍遥~外。2 处理事物的手段:办~。设~。手~。写~。3 仿效:效~。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式。~帖。5 佛家的道理:佛~。~号。~轮。~像。~门。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师。~器。~事。7 指“法国”:~文。~式大菜。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