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纲埋轮的拼音、解释、组词

张纲埋轮的简介:

zhāng gāng mái lún
张纲:汉朝人。张纲埋车轮。比喻敢于弹劾当权者。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后汉张纲被选为八使之一,受命巡视各地,其他七人都已出发前往奉派地方,张纲却在洛阳将车轮埋起来,表绝决不出行,而上书弹劾当朝权贵大将军梁冀及其弟梁不疑。典出《后汉书.卷五六.张晧传》。故后世以张纲埋轮表示抨击权贵,不畏强权。

张纲埋轮》的故事来源于中国古代历史,是关于东汉时期一位名臣张纲的事迹。这个故事主要表现了张纲在面对国家危难之时,敢于直言进谏、不畏权贵的精神。

详细解释:

  1. 张纲: 张纲(?-125年),字子房,东汉时期的著名政治家。

  2. 埋轮: 原指古代车马使用时的一个技术动作。在古代,埋轮指的是将车轮深埋于地下,以固定车辆的位置。这个成语在此处引申为一种象征性的行为。

  3. 故事背景: 在东汉时期,社会上存在着许多不当的行为和现象,尤其是地方豪强之间的争斗日益激烈,严重威胁到了中央政府的权威和国家的稳定。张纲认为应该采取坚决措施来制止这种恶行。

  4. 行为表现: 张纲为了阻止这些不正当行为,决定采取直接而激烈的行动。他向汉顺帝提出建议,在京城附近埋下车辆的轮子,以此象征性地表明自己决心深入地方调查并处理这些问题的决心与勇气。

这个故事被后人用来形容那些在面对重大问题时勇于发声、敢于承担责任的人士。

造句:

  1. 张纲埋轮的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国家的大事,应该勇于担当,不惧困难。
  2. 他虽然身处逆境,但依然坚持张纲埋轮的精神,勇敢地站出来为正义发声。
  3. 面对社会的不公现象,我们要像张纲一样挺身而出,进行改革和整顿。
  4. 在这场危机面前,我们需要的是更多具有张纲精神的人士挺身而出。
  5. 为了国家的利益,我们应该学习张纲埋轮的精神,勇于承担责任。

分词解释

zhāng

1 开,展开:~开。~目(①睁大眼睛;②助长某人的声势称“为某人~~”)。~榜。铺~。~灯结彩。纲举目~。2 商店开业:开~。3 拉紧:紧~。~力。4 扩大,夸大:夸~。5 放纵,无拘束:乖~。嚣~。6 料理,应酬:~罗。7 惊惶,慌忙:~惶失措。8 看,望:~望。9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10 量词:一~纸。三~桌子。几~嘴。两~弓。11 姓。

gāng

1 提网的总绳。2 事物的关键部分:大~。~领。~目。~要(➊提纲;➋概要)。3 中国从唐代起转运大批货物所行的办法:一~(把货物分批运行,每批车辆船只的计数编号)。花石~。生辰~。4 生物学分类的一种类别(生物学把同一门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和亲缘关系再分成若干群,每一群为“一纲”,“纲”以下再分为“目”)。5 统治者认为维持正常秩序的必不可少的行为规范:~纪。~常(“三纲”、“五常”的简称,是一种封建道德)。朝(cháo )~(统治集团内部应遵守的法纪)。

mái,mán

1 葬:~葬。2 把东西放在坑里用土、雪、落叶盖上:掩~。~地雷。3 隐藏:~没(mò)。~伏。~头。隐姓~名。

lún

1 安在车轴上可以转动使车行进的圆形的东西(亦称“车轱辘”):~子。车~。~胎。2 安在机器上能旋转并促使机器动作的东西:齿~儿。3 指“轮船”:江~。拖~。4 像车轮的:日~。月~(指圆月)。年~。5 依次更替:~班。~训。~休。~作。6 转动:间或一~。7 量词:一~红日。头~影院。他比我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