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对的拼音、解释、组词

引对的简介:

yǐn duì
1.谓皇帝召见臣僚询问对答。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皇帝召见臣子使之对答。《宋史.卷二四.高宗本纪一》:「未经上殿臣僚,令三省审察,然后引对。」宋.陆游〈福建到任谢表〉:「首蒙引对,面锡殊科。」

引对》,这个词汇并非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或固定词组,但从字面来看,“引”在此可能是“引用、引入”的意思,“对”则可能指的是成对的事物。因此可以推测,《引对》可能是一种特定的表达方式或者描述某个情景的状态,但在正式文献中并没有明确界定其含义。如果将其理解为一种文学或修辞手法的话,那么它的主要含义可能是强调将某些事物(或观点、论据)引入并形成对应关系。为了更好地理解,我将尝试构建一个可能的解释:

引对》释义: 在某种语境下,“引对”可以被理解为通过引用或提出双方观点来对比分析,从而达到论证某个问题的目的。

接下来,基于这种理解,我将提供五个使用“引对”的句子作为示例:

  1. 在探讨中西文化差异时,学者们常常采用《引对》的方法,分别从各自文化的视角出发,对比着论述。
  2. 论文的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引对》,通过引用两个截然不同的案例来阐明其观点的有效性。
  3. 为了使辩论更加有力,《引对》技巧被广泛应用于讨论中,让双方的观点形成鲜明对照。
  4. 在进行项目评估时,决策者们经常使用《引对》方法,对比不同方案的优劣以做出最合理的选择。
  5. 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历史事件时,采用《引对》模式,引入正反两方的历史记载和观点,让学生全面了解背景。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基于对“引对”一词可能含义的理解构建而成,并非来自权威字典或经典文献。如需更准确的解释,请查阅相关专业辞书或资料。

分词解释

yǐn

1 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2 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3 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4 退却:~退。~避。5 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6 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

duì

1 答,答话,回答:~答如流。无言以~。2 朝着:~酒当歌。3 处于相反方向的:~面。4 跟,和:~他商量一下。5 互相,彼此相向地:~立。~流。~接。~称(chèn)。~峙。6 说明事物的关系:~于。~这事有意见。7 看待,应付:~待。8 照着样检查:核~。校(jiào )~。9 投合,适合,使相合:~应(yìng )。~劲。10 正确,正常,表肯定的答语:神色不~。11 双,成双的:配~。~偶。~仗(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做成对偶的语句)。12 平分,一半:~开。13 搀和(多指液体):~水。14 量词,双:一~鹦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