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玉之砖的拼音、解释、组词
引玉之砖的简介:
yǐn yù zhī zhuān
自己表示谦虚的话。比喻为了引出别人高明的意见而发表的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
自己表示谦虚的话。比喻为了引出别人高明的意见而发表的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自谦之词。比喻为了引出别人的佳作或高论而发表的粗陋的诗文或浅薄的见解。
1. 自谦之词。比喻为了引出别人的佳作或高论而发表的粗陋的诗文或浅薄的见解。
《引玉之砖》是一个来自中国古代文人的谦辞,用于自谦所作的文章或作品微不足道,不足以供人参考,只是希望借此能吸引更多的才华横溢的朋友提出宝贵的意见,如同以粗糙的瓦砖来引出珍贵的玉石。这种说法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谦逊和虚心好学的态度。
详细解释:
- 引玉之砖:比喻自己微不足道的作品或言论,希望能以此引出他人更优秀、更有价值的观点。
- “引”在这里是“吸引”的意思,“玉”指珍贵的东西,“砖”则用来代表不值一提的普通物品。整体来说就是以谦逊的姿态提出自己的看法,期望能借此机会得到他人的指正或分享。
造句示例:
- 在这次学术研讨会上,张教授虽然只作了一个简短发言,但他依然将自己准备好的论文称为“引玉之砖”,表明这只是抛砖引玉,期待更多的真知灼见。
- 李博士在写给同行的一封信中提到:“这篇小文只是我粗浅的思考,希望能起到‘引玉之砖’的作用。”
- 王老师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时说:“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权当是‘引玉之砖’吧,希望大家能给我提更多意见。”
- 陈经理在公司内部会议上提出了一项提案,并谦虚地称之为“引玉之砖”,希望借此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创新思维。
- 在一个文学讨论会上,赵先生分享了自己的一篇短文,他称其为“引玉之砖”,意在鼓励其他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积极参与交流。
分词解释
引
yǐn
1 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2 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3 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4 退却:~退。~避。5 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6 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
玉
yù
1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石。~器。~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金~良言。~不琢,不成器。2 美,尊贵的,敬辞:~泉。~液(美酒)。~言。~姿。~照(敬称别人的照片)。~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立。金科~律。金~其外,败絮其中。3 姓。
之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砖
zhuān
1 用土坯烧制而成的建筑材料:~坯。~瓦。~砚(制成的砚)。2 形状像砖的东西:茶~。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