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旄的拼音、解释、组词
拥旄的简介:
yōng máo/mào
1.持旄。借指统率军队。
1.持旄。借指统率军队。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旄,竿首以牦牛尾为饰的军旗,用以指挥作战。「拥旄」指掌握兵权,统率军队。南朝梁.虞羲〈咏霍将军北伐〉诗:「拥旄为汉将,汗马出长城。」唐.裴铏《昆仑奴》:「主人拥旄,逼为姬仆。」
《拥旄》是古代汉语中一个较为特殊的词组,它主要出现在古文或者古典文学作品中。这个词组通常指的是拥有或执掌军队大权,其中“拥”意为掌握、持有,“旄”则指古代军中的旌旗,多用来象征权力和指挥权。因此,《拥旄》可以理解为身居高位,掌控军务的意思。
在古代,这样的词组常用于描述将军或者高级将领的职位或权力状态。“旄”在这里并非特指某种具体的物品,而是借代性质的一个符号,象征着军队中的领导地位和指挥权。
下面提供5个造句示例:
- 史书上记载,他年少时便拥旄带兵,成为一方之主。
- 在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许多青年英雄都希望能够拥旄报国,一展宏图。
- 战场上风云变幻,将领的拥旄与否往往决定了战役的走向。
- 为了稳定边疆,朝廷任命了一位深得人心、拥有丰富经验的将军来拥旄戍边。
- 在古代,能够拥旄者通常都是功勋卓著、深受信赖的人物。
需要注意的是,“拥旄”在现代语境中较少使用,更多是在古文或特定的文化研究场合出现。上述解释和造句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词语。
分词解释
拥
yōng
1 抱:~抱。2 围着:前呼后~。3 推举,爱护:~戴。~护。4 聚到一块:~挤。簇~。5 具有:~有。6 遮蔽:~蔽(亦作“壅蔽”)。~塞(s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