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之情的拼音、解释、组词

万物之情的简介:

wàn wù zhī qíng
所有事物的情状。

  • AI解释

万物之情》并非一个常见的正式词语或成语,但从其字面来看,“万物”指的是所有的生物和非生物,“之情”则可能指情感、状态或者关系。因此,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这个词,并据此给出详细的解释及例句。

解释

  1. 自然情感论: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之间都存在某种形式的情感联系或相互依存的关系。
  2. 万物互感观:强调所有生命体之间的互相影响和感知,强调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中,人类应该更加尊重并理解自然界的内在状态和情感变化。

造句

  1. 在《万物之情》的视角下,每一片落叶都承载着大地的故事。
  2. 随着时间推移,《万物之情》逐渐成为了生态学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
  3. 倡导一种更加和谐的生活方式是基于对《万物之情》深刻的理解。
  4. 通过研究动物行为来探索《万物之情》,可以揭示自然界的复杂互动机制。
  5. 在现代都市中,我们常常忽略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万物之情》,这提醒我们要重新审视与自然的关系。

以上是对“万物之情”概念的一种创造性的解读,并提供了基于这一解读的五个例句。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没有具体的历史或文化背景支持,这些解释和造句是根据其字面意义进行的扩展应用。

分词解释

wàn,mò

1 数目,十个一千:~户侯(中国汉代侯爵的最高一级,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后泛指高官)。2 喻极多:~物。~方(①指全国和世界各地;②指姿态多种多样)。日理~机。气象~千。3 极,很,绝对:~~。~幸。4 姓。

1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生~。~体。货~。礼~。文~。~价。~质。地大~博。~极必反。2 内容,实质:言之有~。3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望所归(众望所归)。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qíng

1 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喜、怒、爱、憎、哀、惧等心理状态:感~。~绪。~怀。~操。~谊。~义。~致。~趣。~韵。性~。~愫(真情实意)。~投意合。~景交融。2 专指男女相爱的心理状态及有关的事物:爱~。~人。~书。~侣。~诗。殉~。~窦初开(形容少女初懂爱情)。3 对异性的欲望,性欲:~欲。发~期。4 私意:~面。说~。5 状况:实~。事~。国~。~形。~势。~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