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明正身的拼音、解释、组词
验明正身的简介:
yàn míng zhèng shēn
验清楚确是其本人,而非冒名顶替者。
验清楚确是其本人,而非冒名顶替者。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检核查证以确定身分。【例】监考人员一定要审慎核对考生的准考证,验明正身,不可马虎。
1. 查验清楚,确定身分无误。如:「监考人员一定要核对考生的准考证,验明正身,不可马虎。」
《验明正身》这一成语源自古代司法审讯程序,原意是指在正式判定某人罪名之前,通过一系列核实身份的手续来确认其确为嫌疑人或被指控对象。如今在现代语境中,“验明正身”多用于比喻形式上的核实确认过程。
详细解释
- 释义:验明正身主要指在正式处理某事物之前,通过查证来确定某物、某人的身份或真实性。
- 用法:该成语常用于描述在进行正式决策或者行动之前,需要对相关人员或物品的身份或性质进行核实确认的过程。
- 情感色彩:“验明正身”通常带有谨慎和严谨的语气。
造句
- 在警方决定采取行动前,必须先验明正身,确保抓住的是真正的犯罪嫌疑人。
- 这次面试前,我们要验明正身,核实所有提交的应聘资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 为了保证交易的安全性,在正式发货之前需要对买家的身份进行验明正身。
- 在发放重要文件之前,务必先验明正身,确保领取者的身份信息无误。
- 对于涉及重大项目的承包方,必须在合同签订前对其资信情况进行详细验明正身。
通过这些句子可以看到,“验明正身”这一成语更多地用于正式、严肃的情境中。它强调的是在作出决定或采取行动之前,进行必要的核实和确认工作。
分词解释
验
yàn
1 检查,察看:~核。~血。~尸。~光。~证。2 效果,有效果:~方。灵~。应~。效~。屡试屡~。3 证信,凭据:何以为~?
明
míng
1 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白。~显。~晰。~了。~确。~朗。3 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4 公开,不隐蔽:~说。~讲。~处。5 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6 睿智:英~。贤~。~君。7 视觉,眼力:失~。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日。~年。10 中国朝代名:~代。11 姓。
身
shēn
1 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躯。人~。~材。~段。船~。树~。2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世。献~。3 亲自,本人:自~。亲~。~教。~体力行。4 统指人的地位、品德:出~。~分(fèn )。~败名裂。5 孕,娠:~孕。6 量词,指整套衣服:做了一~儿新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