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荒的拼音、解释、组词

闹荒的简介:

nào huāng
1.发生灾荒。 2.指旧社会农民遇到荒年时进行抗租﹑吃大户等斗争。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旧时农民遇到荒年时所引起的地主和佃农的纠纷。

词语“闹荒”在传统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指的是人们因饥饿或贫困而发起的一种非正规、自发的行为活动,通常与粮食短缺或自然灾害有关。但需要注意的是,“闹荒”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并不广泛,并且没有直接对应的现代含义定义。因此,在正式的语境下很少出现,更常见于历史文献或是特定文化背景中。

为了提供一个更加准确和贴近语境的理解,我们可以推测“闹荒”的含义可能与民间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而进行的一些集体行为相关,比如集体上访、抗议或自发组织生产自救等。这种解释是基于对“闹”(闹腾、活动)和“荒”(饥荒、荒年)两个字的组合理解。

以下提供5个以“闹荒”为基础构想的造句例子:

  1. 前面那个村子,因为闹荒,村民们不得不集体外出寻找工作。
  2. 当地政府为了应对闹荒,决定发放临时生活补助,并积极联系外地粮食援助。
  3. 由于连续几年闹荒,村里很多家庭都选择了外出务工以求生存。
  4. 面对闹荒的严重情况,民间自发组织了互助小组,开展自救行动。
  5. 在那个闹荒年代,许多地方出现了因为缺粮而发生的社会动荡。

这些句子是在尝试理解和推测“闹荒”可能包含的意义基础上构建的,并非该词的实际用法。在正式或专业语境中使用时,请务必确保含义准确无误。

分词解释

nào

1 不安静:~市。热~。2 搅扰:~心。~腾。3 戏耍,耍笑:戏~。~洞房。4 发生(疾病或灾害):~病。~事。~水灾。5 发泄,发作:~气。~情绪。6 生机勃勃,旺盛,声势浩大,热火朝天地搞:红杏枝头春意~。~元宵。

huāng

1 年成不好,收成不好:~年。灾~。防~。备~。2 长满野草,或无人耕种:~芜。~地。开~。3 废弃:~废。~疏。~置。业精于勤,~于嬉。4 冷落偏僻:~村。~郊。~落(luò)(a.荒凉冷落;b.荒疏衰退)。~颓。5 严重缺乏,不够用:煤~。6 不实在的,不正确的:~信。~唐(a.浮夸,不实在;b.行为放荡。“唐”均读轻声)。7 放纵,迷乱:~淫。~腆(沉湎于酒)。8 远,边远的地方:~远。~遐。八~。9 扩大:“天作高山大王~之”。10 包有:“奄有龟蒙,遂~大东,至于海邦”。11 工业上指没有经过精细加工的:~子(毛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