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第的拼音、解释、组词

门第的简介:

mén dì
古代的家族等第。权贵之家称“高门”,贫贱之家称“寒门”,社会地位完全不同:门第差异,难以婚配|门第相当。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家庭的社会地位与文化状况。【例】古代的婚姻不仅讲究家世清白,还重视门第相当。

1. 家族的社会地位及声望。《西游记》第二七回:「生了奴奴,欲扳门第,配嫁他人。」《红楼梦》第二五回:「你瞧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家私配不上?」也作「门楣」、「门阀」。

词语解析:门第

释义: - 门第,这个词在古代中国的社会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指家族、世家、贵族或名门望族的社会等级和声望。通常用来指那些世代享有较高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家庭。 - 在现代社会,“门第”一词常用于形容家庭背景和教育环境对个人发展的影响,虽然不再特指传统意义上的贵族阶层。

用法: 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婚姻往往需要考虑男方或女方的家族背景与声望是否匹配。因此,门第是婚姻、社交场合中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 例如,选择配偶时往往会考虑到对方家世背景和文化修养等。 - 另外,“门第”有时也用来形容某些机构或活动仅限特定阶层参与。

现代意义: 虽然现代社会普遍倡导平等观念,但“门第”的概念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家庭背景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例如,良好的家庭教育、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和较高的社会认知度等都能为个人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 - 例如,在就业选择上,某些职位或行业可能更倾向于具有相关家庭背景的人才。

示例造句

  1. 古代用法:
  2. 这位士子出身名门望族,自幼饱读诗书,具备了出将入相的资质。

  3. 现代用法:

  4. 尽管他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但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在职场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5. 比喻意义:

  6. 他虽然是一个平凡家庭的孩子,但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和熏陶,使他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卓越的门第观念。

  7. 社会现象描述:

  8. 当今社会的“门第”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贵族阶层,而是更广泛地指代着受过良好教育、拥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家庭背景。

  9. 个人经历分享:

  10. 我家属于普通的工薪家庭,但父母重视孩子的教育,这种良好的家庭教育使我拥有了不同于一般人的视野和门第观念。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看到,“门第”这个词在古代与现代有着不同的用法,但它都强调了家族背景对个体成长及发展的影响。

分词解释

mén

1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儿。~口。开~见山。2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3 途径,诀窍:~径。~道儿。4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第。~风。~婿。长(zhǎng )~长子。5 事物的分类:分~别类。6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徒。7 量词:一~大炮。8 姓。

1 次序:~一。次~。等~。2 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科~。及~。落~。3 封建社会官僚贵族的大宅子:宅~。府~。门~。进士~。4 但:运动有益于健康,~不宜过于剧烈。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