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台的拼音、解释、组词

铜雀台的简介:

tóng què/qiāo/qiǎo tái/tāi
1.亦作"铜爵台"。汉末建安十五年冬曹操所建。周围殿屋一百二十间﹐连接榱栋﹐侵彻云汉。铸大孔雀置于楼顶﹐舒翼奋尾﹐势若飞动﹐故名铜雀台。故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古邺城的西北隅﹐与金虎﹑冰井合称三台。 2.乐府平调曲名。又名"铜雀妓"。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东汉献帝建安十五年冬,曹操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建一高台。楼顶置大铜雀,展翅若飞。唐以后也称为「相台」。宋.刘克庄〈沁园春.何处相逢〉词:「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三国演义》第三四回:「乃即日破土断木,烧瓦磨砖,筑铜雀台于漳河之上。」

铜雀台》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著名典故,源于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历史。它指的是曹操在邺城建造的一座华丽的宫殿,用来收藏珍贵的艺术品、珍宝以及作为宴会和娱乐之用的地方。后来,“铜雀台”常被用来象征豪华奢侈的生活或华丽宏伟的建筑。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据史书记载,曹操建此台是为了满足个人喜好及展现其奢华的生活方式。
  • 文化含义:在现代文学和文化中,“铜雀台”这个词汇往往用来比喻非常讲究装饰、豪华富丽的地方或事物。它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建筑,也可以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象征。

造句

  1. 这个晚会上,舞池中央摆放着一台高科技灯光装置,如同古人的“铜雀台”,吸引着所有目光。
  2. 新开业的艺术馆设计独特,像极了古代的“铜雀台”,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文化繁荣的时代。
  3. 历史剧《三国》中多次提到曹操建造的“铜雀台”,展现了一个时代的辉煌与奢华。
  4. 他的家装修得非常豪华,就像一座现代版的“铜雀台”一样引人注目。
  5. 博物馆里的展览就像建在现代城市的“铜雀台”,展示着历史的魅力和文明的发展。

以上造句展现了《铜雀台》这一词语从古代到现代的各种象征意义,不仅限于建筑本身,也包括了人们对奢华、美丽、宏伟等美好事物的向往。

分词解释

tóng

1 一种金属元素,富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都很强,它的合金是电气、机械和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紫~(纯铜。亦称“红铜”)。青~。黄~。~矿。~器。~币。~臭(ch恥 )(指铜钱的臭味,用以讥讽唯利是图的人,如“浑身~~”)。~墙铁壁(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亦称“铁壁铜墙”)。

què,qiāo,qiǎo

1 鸟类的一科,吃粮食粒和昆虫。特指“麻雀”,泛指小鸟:~跃(高兴得像雀儿那样跳跃)。~盲(即“夜盲症”)。~斑。~噪(名声宣扬,含贬义)。

tái,tāi

1 高平的建筑物:亭~楼阁。2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窗~。灯~。3 量词:一~戏。4 台湾省的简称:~胞。~币。5 姓。6 桌子、案子:写字~。7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8 〔三台〕星名,古代用来比喻三公。9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鉴。~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