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役的拼音、解释、组词

课役的简介:

kè yì
1.役使督促。 2.赋税及徭役。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时的税款与繇役。《隋书.卷二.高祖纪下》:「秋七月壬申,诏以河南八州水,免其课役。」

《课役》一词在古代中国的语境中,主要是指政府按照一定标准对百姓征收的赋税和劳役。它包含了各种形式的税收、田赋、徭役等,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官府与平民之间的经济关系。

详细解释

  • :意味着考核、统计或征收的意思。
  • :指的是劳役、义务劳动等形式的负担。在古代中国社会中,政府会根据各种标准向百姓派发一定的劳役任务,如修筑道路、维护水利设施等。

总的来说,《课役》是封建时代国家对人民实施经济控制和管理的一种方式,体现了中央或地方政权对于财富与劳动力分配的具体操作方法。

造句

  1. 古代的《课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
  2. 官府常常以各种名义增加《课役》,这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3. 历史上多次出现农民起义,多是因为《课役》过于繁重,导致民不聊生。
  4. 为了改善民生,政府决定改革《课役》,减轻农民负担。
  5. 在古代中国,由于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课役》往往成为官吏贪污腐败的温床。

分词解释

1 教学上的一个阶段:上~。~时。~间。旷~。授~。~余活动。2 教学的科目:~程。~表。基础~。专业~。~本。~文。3 教书讲学或攻读学习:~徒。~读。4 古代的一种赋税:国~。完粮交~。5 使交纳赋税:~税。~役。6 机关、企业等行政上的单位(现亦称“科”):会计~。7 迷信占卜的一种:起~。

1 服兵务,从军:从~。现~。2 战事:战~。3 服劳力之事:劳~。徭~。4 使唤:~使。奴~。5 被役使的人:~夫。~徒。仆~。杂~。